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宣城要闻

加快补齐教育体育事业短板 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第十三调研组——教育体育

发布时间:2021-09-06 08:00 来源:宣城日报 浏览:
【字体大小:

根据《关于开展市第五次党代会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宣办电〔2021〕54号)要求,市第十三调研组实地调研了东湖小学、新五小和宛陵湖小学规划建设情况,召开了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专题会议,就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学等工作进行了研究,并对“十三五”期间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短板以及“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奋斗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教育体育发展现状

(一)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一是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投入建设资金43562.6万元,建设公办幼儿园87所,其中新建51所、改扩建36所,新增学位19380个,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市普惠园覆盖率86.25%,公办园在园占比50.34%。宁国市201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安徽省唯一)。经过3年实验,建立了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了学前教育教研制度。绩溪县作为安徽省首批(全省四个县市区)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020年高标准通过省级评估认定,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国家评估认定。

二是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实施“全面改薄”“能力提升”“智慧学校”三大工程,累计投入8.75亿元改善城乡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实现了全覆盖,提前4年完成规划目标。广德市、宣州区、宁国市先后获全省“教育强县”称号,2020年宣州区再获此殊荣。“十三五”期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7%以上,2020年达到102.42%,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均为零。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化发展。第一,优质普通高中资源持续扩大。现有普通高中21所、在校学生34898人。其中,省级示范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23373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为67%。第二,办学特色日益凸显。宣城中学、宣城二中、宣城三中、宁国中学等校艺体特色办学基本形成。宣城中学实施打造“皖南名校”工程取得成效。第三,学科竞赛取得重大突破。我市学生参加四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成绩起色明显,获省一等奖70人,二等奖453人,三等奖648人,获国家奥赛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1枚。

四是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全市共有民办幼儿园237所,在园幼儿35510人,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49.66%;民办中小学校31所,在校学生51883人,占全市在校中小学生总数的19.79%;民办学校资产总值约31.4亿元。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共聘用教职工8203人,其中专任教师5152人。民办学校办学行为逐步规范,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是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出台《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市建好用好248处校内留守儿童之家,5212名校内教师、95名校外教师、271名社会爱心人士与全市10081名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推进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帮扶工作常态化落实。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6所,30万人口以上的县全部建有特教学校。2020年全市适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7.54%,较2015年增长6.54个百分点。

(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办学层次全面提高。全市共整合建设11所中等职业学校,全部为普通中专。其中,公办8所、民办公助1所、民办2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4所、国家重点学校1所、省级示范学校5所、一般中专学校1所;优质示范学校占比达90.9%。

二是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完成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任务,所承担的63项质量提升工作各项目都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其中优秀等次有5项。我市有6所学校被列入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学校名单,20个专业被列入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重点建设名单,20个实训基地被列入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实训基地重点建设名单。

三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校企对接会等活动,搭建互动平台,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市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达190个,2020年以来,到校外实习学生2491人;校外实习基地接待学生22277人次,接受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1023人。5所职业学校合作的7个企业入选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8所学校合作的18个企业被评为市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四是办学成效得到广泛认可。近5年,全市中职学校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56867人,专业涉及16个大类,密切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2019-2021年,全市参加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口招生考试,共录取2641人,占全省本科计划的1/5。两年来,我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率一直稳居全省前列。

(三)师资队伍建设显著增强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十三五”以来,连续开展“铸师德、守师道、立师表”、“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做师德表率”等系列教师教育活动,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典型教育持续开展,全市涌现一批省级及以上受表彰优秀教师。

二是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不断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和校(园)长职业化进程,每年市级及以上教师培训均超过20000人次;5年来新补充中小学教师2720人,中小学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1623人,占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的62%,中高级职称教师成为公办学校骨干力量;全市市级及以上在职骨干教师1020人,其中学科带头人及以上称号247人(含国贴、省贴、特级教师43人),集中在公办学校,占公办学校专任教师的5.5%。

三是校长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成效显著。2016年宣州区开始试点校园长职级制,目前宣州、广德、宁国已经取得实质性成效。2016年郎溪开始推行义务教育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到2018年底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基本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方式,通过改革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由“事业身份”管理向“岗位合同”管理转变,职称评聘由“校内论资排辈”向“县域内公开竞聘”转变。

四是教师待遇得到充分保障。建立中小学教师工作联动增长机制,教师一次性工作奖励做到与当地公务员“三同步”发放,从2017年开始统计以来,全市各县市区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均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

(四)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合工大宣城校区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在2500名左右。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已被列入“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单位”,正在争取“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国家开放大学宣城分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五年来,各类招生超1.1万人。

(五)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智慧学校建设扎实推进。今年7月7日,全市智慧学校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旌德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淳宽出席会议并讲话。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城镇智慧学校57所,乡村智慧学校51所(九年一贯制初中部和小学部合并为1所学校计算,为43所),建设智慧课堂687套,配备教师教学终端(平板电脑)2482只、学生学习终端(平板电脑)29044只。其中,旌德县投入66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今年将再建设乡村智慧学校37所、教学点智慧学校18所,实现乡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智慧学校全覆盖。教育信息化环境持续改善,全市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成率、班级多媒体建成率均保持在100%,校园无线网覆盖率上升至90%,生机比达4.1:1,师机比0.8:1,7个县市区基本建成教育专网,建有录播教室128间,校园电视台7间、创客教室10间,配备云资源及阅读终端140台,部分学校建有先进的语音训练专用教室、AR(VR)专用教室、个性化学习中心。这些指标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教育信息应用成效明显。据省智慧教学应用监管平台数据显示,我市智慧课堂应用处全省前列。市第五小学获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全国60所)称号,宣城二小、梅林实验学校被评为首批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宣州区教体局被评为全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区域,市二中、市五小、市八中、泾县黄村中学、市六幼被评为全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未成年人美德在线》APP信息化应用案例多次在国家、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会上展出,并被评为安徽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案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发布《2017年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报告》,宣城市各维度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三,其中“教学应用”指标全省第一。

(六)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是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全市第一、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年开展市、县、乡、村全民健身体育活动2000余场,直接参与人次达30万,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达105万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宣城市单项体育协会年度工作考核办法》。

二是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省运会参赛取得历史性突破。金牌数由省十二运会的26.5枚增加到省十四运会的65.7枚,金牌榜的位次由省十二运会的第14位上升到省十四运会的第9位。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承办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2016年承办世界男子排球联赛(中国站),2017年承办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2017年、2019年我市先后两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安徽省创建体育强市示范市”。

三是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类体育产业企业123家,其中,宣州区、泾县、旌德、绩溪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徽杭古道”连续3年获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皖南川藏线”连续2年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安徽唯一。

二、教育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短缺,严重制约学前教育的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不高,入公办幼儿园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部分地区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压力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情况有回升,部分县市区完成控制和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年度目标有难度。

三是职业教育财政性投入不足,实训设备落后,培养的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四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缺口。市级“五个一”,已完成“四个一”(还缺一个体育场);50%乡镇建成“三个一”,已完成“两个一”(还缺一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三、“十四五”时期教育体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扩大中小学生幼儿学位。2021年,市区新建东湖和宛陵湖2所公办小学,新增学位3000余个。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所,将增加幼儿学位约870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所,将增加中小学生学位约4590个,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

二是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覆盖。单独重新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督促各地按照编制标准逐步补足配齐师资。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积极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新课程新高考改革。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基本形成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格局。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构建更加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5年,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在50%的基础上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7%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

三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深化全日制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推动中职与高职一体化培养人才。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完成中职学校达标示范建设任务。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联盟,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双元制和学徒制。全市重点建设3-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县市区重点建设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是促进高等教育提质增量。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增设宣城急需的专业和专业群。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引进高校在宣办学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创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

五是提升城乡教育发展品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构建大中小学德育教育有效衔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提质及教育减负行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健全完善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机制,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中考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县管校聘”管理制度,试点并逐步推广“三权”统一改革试点。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推动教育信息化升级,到2025年,中小学校(教学点)实现智慧学校全覆盖。

六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加快体育强市建设,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科学合理布局公共体育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公共体育设施,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设施提升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开展全民健身服务,构建“15分钟健身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贯彻落实宣城市全民健身计划,促进重点人群健身运动,实现常态化健身活动全覆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促进,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