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人民政府 返回专题首页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库(专栏)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67K/202402-00023 信息分类: 规范性文件发布
发文机关: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成文日期: 2024-02-29 发布日期: 2024-02-29
发文字号: 宣政办〔2024〕1号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
政策咨询机关: 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政策咨询电话: 0563-2516906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67K/202402-00023
信息分类: 规范性文件发布
发文机关: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成文日期: 2024-02-29
发布日期: 2024-02-29
发文字号: 宣政办〔2024〕1号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
政策咨询机关: 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政策咨询电话: 0563-2516906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进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

宣政办〔2024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2311号),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结合宣城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路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短板,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做大畜头规模,提升肉尾效益,做优做精皖南牛,发展壮大黄牛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长三角优质黄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二、发展目标

2027年皖南牛饲养量达2.5万头,并以皖南牛为牵引,通过增养繁育、杂交组合、外购育肥,带动全市黄牛饲养量达6万头,黄牛产业产值增至20亿元以上,创建黄牛强镇不少于5个、强村不少于15个,黄牛规模养殖场发展至50家。

三、重点任务

(一)充分利用秸秆牧草资源。一是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强化政策引导,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青贮玉米、花生、甘薯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技术,促进秸秆资源就地转化利用、过腹增值。支持规模养殖场(户)建设永久性黄(青)贮窖、干草棚,收贮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和秸秆干饲料。二是鼓励人工牧草种植。优选苜蓿、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品种,在当地宜草区,扩大种植面积。三是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思路,加快草山草坡合理利用,推进天然牧草地改良,提高饲养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排名第一为市直牵头责任单位,以下责任单位均包括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不再单独列出)

(二)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皖南牛保种场做好保种和选育,提纯复壮核心群,增加繁殖群,建立系谱档案,扩大皖南牛保种规模,进一步健全设施装备,提升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争创省级核心育种场。建立健全养殖场户纯种皖南牛档案,优先支持发展皖南牛基础母牛。积极协调与高校院所合作,支持利用皖南牛优质基因,通过杂交组合,筛选出肉质优、抗性强、生产效益高的黄牛品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三)发展壮大养殖规模。组织开展黄牛养殖设施提升及智能化管理试验示范,引导养殖场(户)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增强发展后劲。市财政对市级立项的黄牛养殖设施提升试验示范项目给予补助,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额的50%。一是半舍饲模式,发展养殖大户。充分利用分散的天然牧草和秸秆资源,鼓励养殖户养殖皖南牛,降低饲喂成本,增加养殖量。在血吸虫病重点流行村,禁止在存有钉螺环境放养。二是全舍饲模式,发展规模化养殖。强化双招双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同时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发展,兴建标准化牛舍,以青(黄)贮秸秆、酒糟等为饲料,配合精料,发展规模化养殖。三是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养殖,推动黄牛强镇强村建设。利用财政及项目资金,以企业或合作社为牵引,支持黄牛规模养殖,强化本地繁育,鼓励外购养殖,打造一批基础条件好、带动效果显著的黄牛强镇强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林业局)

(四)优化饲养管理技术。根据皖南牛耐粗饲特性,深入研究商品黄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制定前期草料、后期精料,不同日龄草料+精料饲养方案,优化饲料配方。制定《皖南牛商品代黄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组织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养殖户技术水平和积极性,提高皖南牛养殖效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五)推进集中屠宰和精深加工。一是推进集中屠宰。鼓励主产县(绩溪县、旌德县)建设黄牛屠宰场(点),推进就地就近屠宰,减少活牛长距离运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收购皖南牛集中屠宰加工销售。二是推动精深加工。对接高校院所,引进肉品头部企业加工技术,结合宣城黄牛产业实际,强化产学研融合,推进产品研发,支持开发牛肉、牛排、牛腩、牛里脊、牛百叶等预制菜和休闲食品,深度研发以骨血、肠衣内脏等黄牛副产品为原料的生化制品,推动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带动能力。三是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招商引资和本地孵化相结合,培育黄牛产品深加工企业,推进黄牛产业实现加工转化、现代物流、市场营销融合发展。主产县要统筹黄牛产品加工项目集聚,大力招引年产值超亿元的黄牛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牵动性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建设以热鲜、冷鲜、高档冻品、各种休闲食品和熟食产品加工为主的黄牛产品深加工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六)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和拓展市场。一是强化品牌创建。市级统筹绩溪、旌德联合创建皖南牛区域公用品牌,实现产品双标面市,推进皖南牛养殖智能化管理,营造产品市场影响力。二是做好市场营销。鼓励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发展线上销售,在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开设皖南牛产品直营店,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推动农旅融合。鼓励市内旅游区餐饮门店研制皖南牛特色菜系,通过游客体验,提升皖南牛产品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

(七)强化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动物卫生监督、应急管理等能力水平。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体系和补助机制,依托兽医行业相关企业、社会组织、防疫服务队等主体,加快发展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为黄牛养殖场(户)提供有效技术服务,完善配种、防疫、诊疗、营销等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八)构建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一是主产县要根据养殖布局,按照区域收纳、集中处理模式,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推进养殖粪污商品化利用。二是按照一场一策、制肥还田模式,推动养殖场(户)配套建设粪污收集处理设施。配套粪肥消纳用地面积不足的养殖场(户),应委托第三方代为实现粪污资源化,或将污水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三是强化指导服务,推动解决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难题,打通农牧循环最后一公里。支持各地依法依规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促进粪肥低成本就地就近还田利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组建宣城市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承担具体工作。主产县也要组建工作专班,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工作落地落细。将黄牛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责任单位:市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

(二)加大财政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统筹利用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发展粮改饲、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贷款贴息等项目资金和省市县专项资金,分层次、差异化支持黄牛经营主体发展。对发展皖南牛、黄牛规模养殖、秸秆饲料化利用、品牌创建等环节给予奖补。市财政统筹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支持黄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乡村振兴局)

(三)创新金融服务。主产县要整合资金,建设一批符合要求、基础设施齐备的标准化养殖场、加工企业,租赁或出售给经营主体发展黄牛产业。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活牛贷业务规模,开展黄牛养殖圈舍等设施抵押、担保贷款,降低融资门槛、简化贷款程序、延长贷款期限。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黄牛特色保险。主产县对黄牛产品深加工企业银行贷款给予相应的贷款贴息。(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城监管分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做好用地保障。主产县要做好黄牛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特色小镇等发展,统筹黄牛产业加工项目集聚。坚持挖掘存量与用好增量并重,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创新使用点状供地等方式,优先保障黄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林地等资源开展黄牛养殖。(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加强环境保护。加大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申报,建立重点项目服务清单,对符合政策条件的黄牛养殖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加强指导,依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按照宣城市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加强养殖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加强对规模养殖企业日常执法检查,帮扶指导落实污染防治责任。指导养殖场(户)按要求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

(六)强化科技支撑。围绕黄牛饲料饲草、良种繁育、精深加工、疫病防控等环节,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依托规模化黄牛养殖场,开展黄牛高效养殖及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聘请专家、教授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黄牛养殖人员技术培训,提升黄牛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深入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组织县、乡畜牧科技人员联村包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七)营造发展氛围。支持黄牛产业协会发展,发挥协会引领带动和行业自律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发展黄牛养殖相关产业政策、技术、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扩大政策宣传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利用抖音短视频、展会、博览会等平台,扩大皖南牛产品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营造黄牛产业发展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

 

附件:1.宣城市支持黄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2.宣城市黄牛、皖南牛饲养量年度发展目标表

3.市有关部门重点任务清单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2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宣城市支持黄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为做优做精皖南牛,加快推进宣城黄牛产业发展,夯实全产业链发展基础,实现黄牛全产业链20亿元以上目标,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秸秆饲料生产供应。利用国家粮改饲项目,对黄牛养殖场(户)、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储使用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进行补贴。利用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秸秆综合利用、农业产业发展粮改饲等资金,对建设容积在200立方米及以上的永久性单体黄(青)贮窖,每立方米补助不高于30元;对新建或改扩建面积在200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干草棚,每平方米补助不高于150元;对单户收贮适饲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100吨以上的,每吨补贴不高于35元;对单户收贮秸秆干饲料50吨以上的,每吨补贴不高于65元。主产县可整合资金对人工种植牧草、改良天然草场进行补助。

二、支持皖南牛良种繁育。建立健全皖南牛基础档案,支持皖南牛繁育,扩大养殖量,对皖南牛基础母牛,市级每年按不高于150/头标准给予奖补,单个主体年补助不超过5万元。

三、支持黄牛规模养殖。支持新改扩建黄牛养殖场,发展黄牛规模养殖,市级对年新增黄牛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不超过1.5万元。利用省财政下达的设施农业贷款贴息资金,对养殖主体(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建设养殖设施年度贷款50万元及以上的,按实际贷款额给予一定贴息,单个主体贴息不超过50万元。结合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依规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畜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强镇等资金,支持提升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仓储保鲜等设施装备水平,打造基础条件好、带动效果显著的黄牛强镇强村。市级适时命名一批黄牛强镇强村。

四、支持全产业链发展。主产县可对黄牛产品深加工企业银行贷款给予相应的贷款贴息,同时出台一厂一策优惠政策,加快黄牛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步伐。支持品牌创建,市级对创建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皖美农品区域品牌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补助,对获批农业农村部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的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补助。

五、强化金融保险支持。推动设立黄牛特色农产品保险,每头牛最高保险保额为15000元,保费不超过500/头,在省财政承担40%的基础上,市财政承担10%,县财政承担30%,养殖场(户)自缴保费的20%。构建金融支持黄牛产业协作机制,建立保证担保、保险保障、银行信贷联动模式。进一步完善活体抵押贷款业务政策举措,优化活牛资产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将育肥牛贷款期限延长至23年、基础母牛贷款期限延长至35年。

六、强化用地保障。各地要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统筹保障黄牛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对符合规划的,支持利用空闲地、空心村等土地资源,创新使用点状供地等方式,依法依规保障黄牛养殖设施农业用地合理需求。符合设施用地的零散地块,在严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前提下,允许进行合理优化调整。对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压占林地的,可以合理利用商品林林地资源适度开展黄牛养殖;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适度开展黄牛养殖;在符合林地管理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开展黄牛养殖。

以上同类政策达到国家、省、市、县级奖补标准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奖补。

本政策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实施期限至20271231日。


附件2

宣城市黄牛、皖南牛饲养量年度发展目标表

                                                                               计量单位:万头

 

2024

2025

2026

2027

黄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皖南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黄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皖南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黄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皖南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黄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皖南牛饲养量

其中:出栏

绩溪县

1.53

0.61

0.49

0.18

1.64

0.66

0.55

0.21

1.77

0.71

0.63

0.23

1.95

0.77

0.75

0.28

旌德县

2.68

1.06

1.07

0.4

2.8

1.11

1.22

0.45

2.98

1.18

1.4

0.52

3.25

1.3

1.63

0.6

其它县市区

0.69

0.27

0.06

0.02

0.71

0.29

0.07

0.02

0.75

0.31

0.09

0.03

0.8

0.33

0.12

0.04

合计

4.9

1.94

1.62

0.6

5.15

2.06

1.84

0.68

5.5

2.2

2.12

0.78

6

2.4

2.5

0.92

 

附件3

 

市有关部门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责任单位

1

利用国家粮改饲项目,增加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供给。

市农业农村局

2

支持规模养殖场(户)建设永久性黄(青)贮窖、干草棚,收贮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和秸秆干饲料。对建设容积在200立方米及以上的永久性单体黄(青)贮窖,每立方米补助不高于30元;对新建或改扩建面积在200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干草棚,每平方米补助不高于150元;对单户收贮适饲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100吨以上的,每吨补贴不高于35元;对单户收贮秸秆干饲料50吨以上的,每吨补贴不高于65元。

市农业农村局

(排名第一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3

鼓励人工牧草种植。优选苜蓿、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品种,在当地宜草区,扩大种植面积。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思路,加快草山草坡合理利用,推进天然牧草地改良,提高饲养能力。

市林业局

市农业农村局

4

建立健全皖南牛基础档案,支持皖南牛繁育,扩大养殖量,对皖南牛基础母牛,市级每年按不高于150/头标准给予奖补,单个主体年补助不超过5万元。

市农业农村局

5

积极协调与高校院所合作,支持利用皖南牛优质基因,通过杂交组合,筛选出肉质优、抗性强、生产效益高的黄牛品系。

市农业农村局

市科技局

6

支持新改扩建黄牛养殖场,发展黄牛规模养殖,市级对年新增黄牛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不超过1.5万元。

市农业农村局

7

充分利用分散的天然牧草和秸秆资源,鼓励养殖户养殖皖南牛,降低饲喂成本,增加养殖量。在血吸虫病重点流行村,禁止在存有钉螺环境放养。

市农业农村局

市林业局

市卫健委

8

强化双招双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同时积极培育本地企业,兴建标准化牛舍,以青(黄)贮秸秆、酒糟等为饲料,配合精料,发展规模化养殖。

市农业农村局

9

利用财政及项目资金,以企业或合作社为牵引,支持黄牛规模养殖,强化本地繁育,鼓励外购养殖,打造一批基础条件好、带动效果显著的黄牛强镇强村。

市农业农村局

10

根据皖南牛耐粗饲特性,深入研究商品黄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制定前期草料、后期精料,不同日龄草料+精料饲养方案,优化饲料配方。

市农业农村局

11

制定《皖南牛商品代黄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组织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养殖户技术水平和积极性,提高皖南牛养殖效益。

市农业农村局

市科技局

12

鼓励主产县建设黄牛屠宰场(点),推进就地就近屠宰,减少活牛长距离运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收购皖南牛集中屠宰加工销售。

市农业农村局

13

对接高校院所,引进肉品头部企业加工技术,结合宣城黄牛产业实际,强化产学研融合,推进产品研发,支持开发牛肉、牛排、牛腩、牛里脊、牛百叶等预制菜和休闲食品,深度研发以骨血、肠衣内脏等黄牛副产品为原料的生化制品,推动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带动能力。

推动招商引资和本地孵化相结合,培育黄牛产品深加工企业,推进黄牛产业实现加工转化、现代物流、市场营销融合发展。主产县要统筹黄牛产品加工项目集聚,大力招引年产值超亿元的黄牛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牵动性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建设以热鲜、冷鲜、高档冻品、各种休闲食品和熟食产品加工为主的黄牛产品深加工示范园区。

市农业农村局

市发改委

市市场监管局

市商务局

14

强化品牌创建。市级统筹主产县联合创建皖南牛区域公用品牌,实现产品双标面市,推进皖南牛养殖智能化管理,营造产品市场影响力。

市农业农村局

市市场监管局

15

鼓励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发展线上销售,在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开设皖南牛产品直营店,扩大品牌影响力。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16

鼓励市内旅游区餐饮门店研制皖南牛特色菜系,通过游客体验,提升皖南牛产品影响力。

市文旅局

市农业农村局

17

健全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动物卫生监督、应急管理等能力水平。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体系和补助机制,依托兽医行业相关企业、社会组织、防疫服务队等主体,加快发展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为黄牛养殖场(户)提供有效技术服务,完善配种、防疫、诊疗、营销等服务功能。

市农业农村局

18

构建粪污收储运体系,根据养殖布局,按照区域收纳、集中处理模式,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推进养殖粪污商品化利用。按照一场一策、制肥还田模式,推动养殖场(户)配套建设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强化指导服务,推动解决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难题,打通农牧循环最后一公里

市农业农村局

市生态环境局

19

组建宣城市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承担具体工作。将黄牛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市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

20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统筹利用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发展粮改饲、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贷款贴息等项目资金和省市县专项资金,分层次、差异化支持黄牛经营主体发展。对发展皖南牛、黄牛规模养殖、秸秆饲料化利用、品牌创建等环节给予奖补。市财政统筹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支持黄牛产业发展。

市财政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发改委

市乡村振兴局

21

推动设立黄牛特色农产品保险,每头牛最高保险保额为15000元,保费不超过500/头,在省财政承担40%的基础上,市财政承担10%,县财政承担30%,养殖场(户)自缴保费的20%

市财政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城监管分局

 

22

构建金融支持黄牛产业协作机制,建立保证担保、保险保障、银行信贷联动模式。进一步完善活体抵押贷款业务政策举措,优化活牛资产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将育肥牛贷款期限延长至23年、基础母牛贷款期限延长至35年。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城监管分局

市财政局

23

各地要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统筹保障黄牛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对符合规划的,支持利用空闲地、空心村等土地资源,创新使用点状供地等方式,依法依规保障黄牛养殖设施农业用地合理需求。符合设施用地的零散地块,在严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前提下,允许进行合理优化调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农业农村局

24

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林地等资源开展黄牛养殖,对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压占林地的,可以合理利用商品林林地资源适度开展黄牛养殖;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适度开展黄牛养殖;在符合林地管理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开展黄牛养殖。

市林业局

25

加大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申报,建立重点项目服务清单,对符合政策条件的黄牛养殖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加强指导,依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按照宣城市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加强养殖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加强对规模养殖企业的日常执法检查,帮扶指导落实污染防治责任。指导养殖场(户)按要求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

市农业农村局

26

围绕黄牛饲料饲草、良种繁育、精深加工、疫病防控等环节,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依托规模化黄牛养殖场,开展黄牛高效养殖及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聘请专家、教授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黄牛养殖人员技术培训,提升黄牛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深入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组织县、乡畜牧科技人员联村包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市农业农村局

市科技局

27

支持黄牛产业协会发展,发挥协会引领带动和行业自律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发展黄牛养殖相关产业政策、技术、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扩大政策宣传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利用抖音短视频、展会、博览会等平台,扩大皖南牛产品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营造黄牛产业发展浓厚氛围。

市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