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19年第4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67K/201911-00006
  • 组配分类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2019-11-01 14:22
  • 发布文号

    宣政办〔2019〕13号
  • 关键词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
  • 信息来源

    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 主题导航

  • 信息名称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内容概述

    宣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 浏览次数

    4616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大小: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宣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宣城市人民政府

                                                                   2019年8月9日


宣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94号)要求,积极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实现物流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政策引导、市场驱动,重点突破、系统推进,以推进“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加强各运输方式协同联动,促进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衔接,强化集疏运通道服务功能,提升跨运输方式快速转运能力,为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服务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二)工作目标。2020年,实现全市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和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沿铁路线、沿水阳江、沿芜申运河等区域运输组织效率显著提升。到2020年,全市铁路货运量增加4万吨;水路货运量增加300万吨;全市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20%加快推进国家二类水运口岸申报工作,并以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和宣州港二期码头为依托,引进配套社会物流,构建多式联运与口岸监管功能,拓展集装箱(TEU)运输,实现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80%以上工作目标。

(三)主攻方向。根据我市运输需求、运输结构现状及区位优势,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聚焦“2345”主攻方向,“2”即实现2个转移,依托现代化铁路提质加密与货运枢纽改造升级,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依托水阳江、芜申运河黄金水道整治与港口资源整合,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3”即发展3种联运方式,宣城市区、广德大力发展沿既有铁路线大宗货物集装箱公铁联运,宣城市区沿水阳江通道重点推进集装箱铁水、公水联运,郎溪县临港产业园区依托芜申运河定埠港推进公水联运;“4”即依托4类枢纽,紧盯运量大且货种单一的县(市、区)、沿水阳江和芜申运河主要码头、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工矿企业以及重点物流园区;“5”即聚焦5种货类,重点瞄准煤炭、水泥(熟料)、非金属矿石、化工原料及制品、车辆零部件,实施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二、铁路运输升级行动 

 ()提升铁路货物运输能力。完成芜湖至广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依托商合杭高铁建设,推进宣城至广德铁路客货分离,依托皖赣铁路芜宣段扩能改造工程和宣绩铁路建设机遇,研究探索皖赣线客货分离,充分释放原有普速铁路运能,进一步挖掘铁路货物运输潜力。

(五)提升铁路专用线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既有铁路专用线集疏运作用,改造升级相关设施设备,整合铁路建设资源,提高既有线路综合利用效率。2020年底前,实现海螺水泥、国投电厂、中国石油化工等建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长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中短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25%以上。

(六)提升铁路货场作业能力。着力提升铁路货场作业能力,拓展货物受理渠道,盘活既有铁路货运站。补齐区域铁路货运发展短板。按照二级物流基地标准扩大巷口桥铁路货场规模,增建集装箱兼笨重货物装卸线,补强铁路物流基本功能和铁路相关设备设施,提供集仓储、运输、货代包装、信息处理一体的物流服务。完成广德货场扩能改造工程,全面提高集装箱办理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产品运输时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将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广德铁路货场等建成与公路、港口相衔接的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延伸铁路货运场站服务范围。

(七)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水平。优化运输组织模式,丰富列车编组形式,进一步降低铁路运输成本,保障铁路运力供给。做好铁路运输产品推介宣传,增加特色产品,深入介入企业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物流增值服务,提升服务优势,吸引和支持外向型工业企业来宣城发展促进铁路长线运输需求增长;深化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灵活的运价调整机制,巩固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增长趋势。

三、水运系统提升行动

(八)推进辖区高等级航道联网建设。以长江、芜申运河航道为依托,以水阳江航道为主骨架,以汪联河-南漪湖-老郎川河航道为延伸线,积极推动辖区航道联网建设。加快推进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三级航道通航任务。稳步推进汪联河航道维护工程,到2019年底,完成四级航道疏浚任务。研究探索汪联河南漪湖老郎川河航道整治方案,使辖区高等级航道联网成片。

(九)整合优化港口岸线资源。巩固无证经营码头整治成果,坚持港口岸线集约利用,支持港口公用码头建设。加快推进宣州综合码头申报国家二类开放口岸。2019年底前开港运营宣州综合码头一期、定埠综合码头、汇金物流码头;开工建设宣州综合码头二期、北山物流码头二期;推进宣州姚湾散货码头、水阳江航道公用锚地规划等前期工作。

四、公路货运治理行动 

(十)推进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依法履职、提升服务”的原则,常态化制度化治理超限超载,实施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国省干线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固定拦截与流动查处相结合、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严格落实路警联合治超机制,执行全国统一治超标准;加强科技治超,积极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出台非现场执法管理办法,引导货运源头单位安装使用称重检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逐步将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车称重等信息接入市治超监管平台,在矿区和大型工矿企业生产基地出入口设立货车出场(站)装载情况检查站点,落实源头治超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监管,全面实施“一超四罚”,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治超管理、协调工作,加大对非现场执法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制度建设。2019年底,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的收费站占比达到60%2020年底,全面实施入口称重检测,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平均违法超限超载率不超过0.5%,普通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得到有效遏制。 

(十一)推进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稳步开展危险货物运输罐车、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工作,引导企业有序更新淘汰不合规车辆。做好既有道路货运车辆排查工作,建立不合规车辆数据库。

五、运输装备清洁化行动 

(十二)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强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新建港口同步建设岸电设施,以宣州港、郎溪定埠港为重点,有序推进港口岸电和船舶受电设施建设,到港船舶基本具备从码头受电能力。逐步推进宁国、泾县两个库区营运旅游客船更新改造纯电动船舶。在水阳江、芜申运河宣州段和郎溪定埠段港区布点启动LNG加注码头建设,推广LNG清洁船舶应用。

(十三)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将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范围,加大用地、资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货流密集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专用充电站和快速充电桩。以宣城市区、广德、宁国为重点区域,以“十三五”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园区为抓手,建设城市及城际电动汽车快充网络骨架。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公交充换电站1座,出租车充换电站1座,各类充电桩5800个。

(十四)优化大宗货物货运场站作业环境。摸排我市公路、铁路、港口货运场站作业情况,在此基础上优化既有公路、铁路、港口货运场站作业环境,加强装卸作业区颗粒污染物控制,切实降低货运领域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全面推广电驱非道路移动机械,以港区、物流园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园区为重点,推广电驱叉车、吊车等电驱非道路移动机械用于货物的搬运、装卸;改造大宗散货港口作业方式,推广不落地装卸方式;提高金属、非金属矿石货运装卸场站的喷淋、洒水设施设备使用率;对既有的皮带、通廊或管状带式输送机等全面实施封闭化改造,受料、卸料点加装喷雾抑尘装置。

六、多式联运提速行动 

(十五)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进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双桥物流园区、广德保税物流中心、郎溪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市内综合运输网络基础优势,推动公铁、公水、铁水联运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围绕国投电厂、海螺水泥、司尔特化肥物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大园区用地落实和财税配套支持力度;持续鼓励和培育多式联运市场,完善口岸功能,重点支持宣城港投、海棠湾港区铁路沿线布局,发展内外贸集装箱公铁、公水联运;以铁公水联运现代综合物流基地等为抓手,持续推动市内多式联运发展,争取申请1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到2020年底前,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依托园区建设完成度不低于50%;每年度开展一次市内多式联运示范经验交流会;全市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20%

(十六)大力发展水水转运、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统筹发展水水转运、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等先进运输模式,推动港口联运配套码头。积极推进宣州港与芜湖等港口的水运联航,强化市内港口码头协作能力;以宣州港、郎溪港为核心,打造长江经济带江海直达重要枢纽;依托上海港、舟山港,推动江海联运;实现内河支线运输与干线运输高效衔接。

七、专业运输网络精品行动 

(十七)完善高品质汽车零部件运输网络。鼓励汽车零部件及上下游工业产成品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以宣城经开区为主要区域,依托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加大对汽车零部件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和外贸集装箱运输的配套政策支持;重点推进宣州港二期工程建设,夯实汽车零部件批量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的场站、设施基础。到2020年,全市汽车零部件铁路运输量年均增长10%,水上运输量年均增长10%

八、城市绿色配送行动 

(十八)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探索具有宣城特色的城市绿色货物配送发展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项,推动完善邮政、快递投递电动三轮车辆通行制度;减少邮政、快递三轮车通行限制;减少限行时间和路段;增设邮政快递电动三轮车专门停靠点;推动快递行业淘汰不符合国标的快递车辆,鼓励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进行快递配送。开展快递末端网点服务提升工程,在城市、农村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集约共享的末端共同配送网点,积极推进智能快件箱建设,形成宅递、箱递和站递三种方式均衡发展的末端递送格局。扎实推进宣城快递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鼓励区域分拨、商贸流通企业入园作业;鼓励支持配送企业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公共配送,引导商贸流通、配送企业协同开展夜间配送,支持配送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干线甩挂与城市共同配送一体化运作。

(十九)推进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完善“外集内配”绿色铁路货运枢纽体系,充分挖掘既有铁路场站作业能力,先行探索“轨道+仓储配送”发展潜力。以宣城市区为重点区域,拓展城市核心区内既有铁路作业场站的作业能力,联合商贸流通企业、城市货运配送企业开展以铁路运输为干线的运营组织模式;依托皖赣铁路,探索发展货物快运。

九、市级示范试点行动 

(二十)开展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支持各县市区开展集装箱运输、商品车滚装运输、全程冷链运输、电商快递班列等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创建。建设易操作、周期短、效果好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宣城市区依托宣城市冷链物流农产品集配大市场,积极争创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20年底前全市创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1-2个,每批实施周期2年。

(二十一)开展市级无车承运人试点行动。建立市级无车承运人试点项目库,依托无车承运人等平台建设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市内无车承运、甩挂运输等新型运输组织模式向规模化、网络化发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考虑货车司机分散独立经营的特点,优化创新税收征管理念和模式,深入推动落实无车承运人增值税进项抵扣、个体运输业户异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车承运试点企业代个体运输业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税收政策;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运输业务真实性核验,拓展税务系统网上服务功能,有效降低试点企业税负。到2020年,重点培育创新能力强、运营管理规范、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市内无车承运人品牌企业。

(二十二)开展市级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全市主要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方案,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促进重大交通运输设施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组合效应。重点支持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广德铁路货场项目建设,建成与公路、港口相衔接的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延伸铁路货运场站服务范围。重点完善宣州综合码头、郎溪定埠综合码头、汇金物流码头等货运枢纽进出站场配套道路设施,提高集散分拨效率。鼓励和支持城市货运走廊建设,提高枢纽城市干支衔接水平。

十、市场动能释放行动 

(二十三)加快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培育市内多式联运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具备先进经验的多式联运经营企业来宣发展。鼓励获得铁路、公路、水运货运以及无车承运、无船承运、邮政快递业务经营资质及国际货运代理备案的企业,从事与其主营业务相关的多式联运经营活动,或联合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开展多式联运经营活动;推进铁路、公路、水运骨干运输企业整合核心资源,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参股、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大型多式联运企业;推动组建多式联运企业联盟,促进多式联运协作与集群化发展;引进国内大型物流企业,打造多式联运企业集聚发展区。

(二十四)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集约高效发展。促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推动货运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并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持续开展运行监测,定期开展试点项目复核,巩固和优化无车承运人试点项目成果。鼓励市内企业积极开展挂车共享租赁、多式联运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网络型甩挂、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衔接甩挂、中置轴汽车列车甩挂、挂车互换及接驳甩挂等运输组织模式。

(二十五)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换共享。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安排,对接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安徽省大通关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路、邮政、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无车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进出口物流企业、外向型工贸企业打通物流信息链条。

十一、政策保障 

(二十六)积极落实财政等支持政策。按照国家、省和市相关政策规定对列入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各县市区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鼓励运输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落实国家有关税收和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成效显著的工矿企业,在安排错峰生产任务时适当减少限产比例;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多式联运产业基金和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产业基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发展。

(二十七)完善重点项目用地支持。加大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等项目的用地支持力度。对本实施方案支持并纳入国家《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铁路专用线项目(不含物流园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可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用地预审;对本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实施并联审批;出台配套政策,对纳入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综合运输物流园示范工程的重点项目,自然资源部门优先供应土地;对涉及运输结构调整的铁水联运项目及配套的航道、锚地等项目,加大港口及后方用地支持力度。

(二十八)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制定运输结构调整行动宣传工作方案,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宣传运输结构调整的意义与成效。

十二、督导考核 

(二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调度,按照本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内容和任务目标,每季度总结形成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报告,确保各项任务举措落实到位。 

(三十)强化督导考评。加强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将宣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纳入各县市区政府空气质量目标绩效考核子项目。各县市区、市有关单位要及时研究制定本地、本单位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支持政策。 

附件:1. 宣城市运输结构调整指标表

      2. 宣城市铁路货运增量分解表

      3. 宣城市运输结构调整铁路货运增量项目表

          4. 宣城市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宣城市运输结构调整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目标量

1

铁路货运情况

铁路货运增量

万吨

4

2

其中:国家铁路货运增量

4

3

国家能投铁路货运增量

-

4

其他铁路货运增量

-

5

水运情况

水路货运增量

万吨

300

6

集装箱多式联运情况

集装箱公铁联运量

TEU

7

集装箱铁水联运量

TEU

8

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铁路专用线情况

大型工矿企业数量中接入铁路专用线的比例

%

80

9

接入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铁路方式占运输总量的比例

%

长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中短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25%以上

10

新能源配送车辆情况

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和达到国V1排放标准的清洁能源车辆

%

80

11

超限超载治理情况

高速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

%

0.5

12

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收费站占比

%

100

13

汽车零部件运输情况

汽车零部件集装箱运输增量

TEU


附件2

宣城市铁路货运增量分解表

序号

县、市(区)

2017年全社会铁路货运量 (万吨)

2019年全社会铁路货运量 (万吨)

2018-2019年全社会铁路货增量 (万吨)

2020年全社会铁路货运量 (万吨)

2020年全社会铁路货增量 (万吨)

三年合计增量   (万吨)

增长(%

全市合计

117.2

119.2

2

121.2

2

4

3.3%

1

宣州区

32.5

33.5

1

34.5

1

2

5.8%

2

广德县

35.4

35.9

0.5

36.4

0.5

1

2.7%

3

宁国市

28

28

0

28

0

0

0%

4

绩溪县

21.3

21.8

0.5

22.3

0.5

1

4.5%

5

6

附件3

宣城市运输结构调整铁路货运增量项目表

序号

县、市(区)

项目

建成时间

建设内容与进度

铁路增量储备(万吨)

1

宣州区  

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

2019-

2020

在货场还建基础上,按照二级物流基地标准扩大规模,增建集装箱兼笨重货物装卸线、补强铁路物流基本功能和铁路相关设备设施等。

6万吨

2

广德县

货场改造

2019-

2021

改造场地,增加集装箱装卸设施,提高货场综合办理能力,减低企业物流成本,目前正在推进。

5万吨

3

宁国市

港口货运站改造

2019-

2021

整合宁国站货场与港口镇站货场,按三级物流中心规划布局,增设集装箱功能区及仓储配送功能区。

5万吨

附件4

宣城市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一、铁路运输升级行动

1

提升铁路货物运输能力。完成芜湖至广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依托商合杭高铁建设,推进宣城至广德铁路客货分离,依托皖赣铁路芜宣段扩能改造工程和宣绩铁路建设机遇,研究探索皖赣线客货分离,充分释放原有普速铁路运能,进一步挖掘铁路货物运输潜力。

市铁路(机场)建管中心

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

提升铁路专用线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既有铁路专用线集疏运作用,改造升级相关设施设备,整合铁路建设资源,提高既有线路综合利用效率。2020年底前,实现海螺水泥、国投电厂、中国石油化工等建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长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中短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25%以上。

市发改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铁路(机场)建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

提升铁路货场作业能力。着力提升铁路货场作业能力,拓展货物受理渠道,盘活既有铁路货运站。补齐区域铁路货运发展短板。按照二级物流基地标准扩大巷口桥铁路货场规模,增建集装箱兼笨重货物装卸线,补强铁路物流基本功能和铁路相关设备设施,提供集仓储、运输、货代包装、信息处理一体的物流服务。完成广德货场扩能改造工程,全面提高集装箱办理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产品运输时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将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广德铁路货场等建成与公路、港口相衔接的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延伸铁路货运场站服务范围。

市发改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铁路(机场)建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

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水平。优化运输组织模式,丰富列车编组形式,进一步降低铁路运输成本,保障铁路运力供给。做好铁路运输产品推介宣传,增加特色产品,深入介入企业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物流增值服务,提升服务优势,吸引和支持外向型工业企业来宣城发展,促进铁路长线运输需求增长;深化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灵活的运价调整机制,巩固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增长趋势。

市发改委、市铁路(机场)建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水运系统提升行动

5

推进辖区高等级航道联网建设。以长江、芜申运河航道为依托,以水阳江航道为主骨架,以汪联河-南漪湖-老郎川河航道为延伸线,积极推动辖区航道联网建设。加快推进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三级航道通航任务。稳步推进汪联河航道维护工程,到2019年底,完成四级航道疏浚任务。研究探索汪联河—南漪湖—老郎川河航道整治方案,使辖区高等级航道联网成片。

市交通运输局

宣州区政府、郎溪县政府、市港航投资有限公司

6

整合优化港口岸线资源。巩固无证经营码头整治成果,坚持港口岸线集约利用,支持港口公用码头建设。加快推进宣州综合码头申报国家二类开放口岸。2019年底前开港运营宣州综合码头一期、定埠综合码头、汇金物流码头;开工建设宣州综合码头二期、北山物流码头二期;推进宣州姚湾散货码头、水阳江航道公用锚地规划等前期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宣州区政府、市港航投资有限公司

三、公路货运治理行动

7

推进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依法履职、提升服务”的原则,常态化制度化治理超限超载,实施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国省干线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固定拦截与流动查处相结合、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严格落实路警联合治超机制,执行全国统一治超标准;加强科技治超,积极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出台非现场执法管理办法,引导货运源头单位安装使用称重检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逐步将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车称重等信息接入市治超监管平台,在矿区和大型工矿企业生产基地出入口设立货车出场(站)装载情况检查站点,落实源头治超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监管,全面实施“一超四罚”,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治超管理、协调工作,加大对非现场执法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制度建设。2019年底,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的收费站占比达到60%;2020年底,全面实施入口称重检测,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平均违法超限超载率不超过0.5%,普通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得到有效遏制。

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宣广高速公司、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8

推进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稳步开展危险货物运输罐车、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工作,引导企业有序更新淘汰不合规车辆。做好既有道路货运车辆排查工作,建立不合规车辆数据库。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运输装备清洁化行动

9

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强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新建港口同步建设岸电设施,以宣州港、郎溪定埠港为重点,有序推进港口岸电和船舶受电设施建设,到港船舶基本具备从码头受电能力。逐步推进宁国、泾县两个库区营运旅游客船更新改造纯电动船舶。在水阳江、芜申运河宣州段和郎溪定埠段港区布点启动LNG加注码头建设,推广LNG清洁船舶应用。

市交通运输局

市商务局,市港航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

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将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范围,加大用地、资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货流密集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专用充电站和快速充电桩。以宣城市区、广德、宁国为重点区域,以“十三五”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园区为抓手,建设城市及城际电动汽车快充网络骨架。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公交充换电站1座,出租车充换电站1座,各类充电桩5800个。

市发改委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电力公司、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

优化大宗货物货运场站作业环境。摸排我市公路、铁路、港口货运场站作业情况,在此基础上优化既有公路、铁路、港口货运场站作业环境,加强装卸作业区颗粒污染物控制,切实降低货运领域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全面推广电驱非道路移动机械,以港区、物流园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园区为重点,推广电驱叉车、吊车等电驱非道路移动机械用于货物的搬运、装卸;改造大宗散货港口作业方式,推广不落地装卸方式;提高金属、非金属矿石货运装卸场站的喷淋、洒水设施设备使用率;对既有的皮带、通廊或管状带式输送机等全面实施封闭化改造,受料、卸料点加装喷雾抑尘装置。

市生态环境局

市交通运输局、市港航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多式联运提速行动

12

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进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双桥物流园区、广德保税物流中心、郎溪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市内综合运输网络基础优势,推动公铁、公水、铁水联运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围绕国投电厂、海螺水泥、司尔特化肥物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大园区用地落实和财税配套支持力度;持续鼓励和培育多式联运市场,完善口岸功能,重点支持宣城港投、海棠湾港区铁路沿线布局,发展内外贸集装箱公铁、公水联运;以铁公水联运现代综合物流基地等为抓手,持续推动市内多式联运发展,争取申请1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到2020年底前,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依托园区建设完成度不低于50%;每年度开展一次市内多式联运示范经验交流会;全市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20%。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宣城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3

大力发展水水转运、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统筹发展水水转运、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等先进运输模式,推动港口联运配套码头。积极推进宣州港与芜湖等港口的水运联航,强化市内港口码头协作能力;以宣州港、郎溪港为核心,打造长江经济带江海直达重要枢纽;依托上海港、舟山港,推动江海联运;实现内河支线运输与干线运输高效衔接。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港航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专业运输网络精品行动

14

完善高品质汽车零部件运输网络。鼓励汽车零部件及上下游工业产成品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以宣城经开区为主要区域,依托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加大对汽车零部件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和外贸集装箱运输的配套政策支持;重点推进宣州港二期工程建设,夯实汽车零部件批量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的场站、设施基础。到2020年,全市汽车零部件铁路运输量年均增长10%,水上运输量年均增长10%。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宣城海关、市港投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城市绿色配送行动

15

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探索具有宣城特色的城市绿色货物配送发展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项,推动完善邮政、快递投递电动三轮车辆通行制度;减少邮政、快递三轮车通行限制;减少限行时间和路段;增设邮政快递电动三轮车专门停靠点;推动快递行业淘汰不符合国标的快递车辆,鼓励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进行快递配送。开展快递末端网点服务提升工程,在城市、农村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集约共享的末端共同配送网点,积极推进智能快件箱建设,形成宅递、箱递和站递三种方式均衡发展的末端递送格局。扎实推进宣城快递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鼓励区域分拨、商贸流通企业入园作业;鼓励支持配送企业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公共配送,引导商贸流通、配送企业协同开展夜间配送,支持配送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干线甩挂与城市共同配送一体化运作。

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市发改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6

推进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完善“外集内配”绿色铁路货运枢纽体系,充分挖掘既有铁路场站作业能力,先行探索“轨道+仓储配送”发展潜力。以宣城市区为重点区域,拓展城市核心区内既有铁路作业场站的作业能力,联合商贸流通企业、城市货运配送企业开展以铁路运输为干线的运营组织模式;依托皖赣铁路,探索发展货物快运。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市级示范试点行动

17

开展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支持各县市区开展集装箱运输、商品车滚装运输、全程冷链运输、电商快递班列等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创建。建设易操作、周期短、效果好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宣城市区依托宣城市冷链物流农产品集配大市场,积极争创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20年底前全市创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1-2个,每批实施周期2年。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8

开展市级无车承运人试点行动。建立市级无车承运人试点项目库,依托无车承运人等平台建设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市内无车承运、甩挂运输等新型运输组织模式向规模化、网络化发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考虑货车司机分散独立经营的特点,优化创新税收征管理念和模式,深入推动落实无车承运人增值税进项抵扣、个体运输业户异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车承运试点企业代个体运输业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税收政策;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运输业务真实性核验,拓展税务系统网上服务功能,有效降低试点企业税负。到2020年,重点培育创新能力强、运营管理规范、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市内无车承运人品牌企业。

市交通运输局

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9

开展市级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全市主要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方案,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促进重大交通运输设施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组合效应。重点支持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广德铁路货场项目建设,建成与公路、港口相衔接的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延伸铁路货运场站服务范围。重点完善宣州综合码头、郎溪定埠综合码头、汇金物流码头等货运枢纽进出站场配套道路设施,提高集散分拨效率。鼓励和支持城市货运走廊建设,提高枢纽城市干支衔接水平。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九、市场动能释放行动

20

加快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培育市内多式联运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具备先进经验的多式联运经营企业来宣发展。鼓励获得铁路、公路、水运货运以及无车承运、无船承运、邮政快递业务经营资质及国际货运代理备案的企业,从事与其主营业务相关的多式联运经营活动,或联合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开展多式联运经营活动;推进铁路、公路、水运骨干运输企业整合核心资源,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参股、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大型多式联运企业;推动组建多式联运企业联盟,促进多式联运协作与集群化发展;引进国内大型物流企业,打造多式联运企业集聚发展区。

市交通运输局

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1

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集约高效发展。促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推动货运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并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持续开展运行监测,定期开展试点项目复核,巩固和优化无车承运人试点项目成果。鼓励市内企业积极开展挂车共享租赁、多式联运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网络型甩挂、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衔接甩挂、中置轴汽车列车甩挂、挂车互换及接驳甩挂等运输组织模式。

市交通运输局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2

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换共享。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安排,对接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安徽省大通关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路、邮政、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无车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进出口物流企业、外向型工贸企业打通物流信息链条。

市数据资源局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港投公司、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政策保障

23

积极落实财政等支持政策。按照国家、省和市相关政策规定对列入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各县市区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鼓励运输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落实国家有关税收和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成效显著的工矿企业,在安排错峰生产任务时适当减少限产比例;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多式联运产业基金和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产业基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发展。

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4

完善重点项目用地支持。加大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等项目的用地支持力度。对本实施方案支持并纳入国家《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铁路专用线项目(不含物流园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可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用地预审;对本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实施并联审批;出台配套政策,对纳入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综合运输物流园示范工程的重点项目,自然资源部门优先供应土地;对涉及运输结构调整的铁水联运项目及配套的航道、锚地等项目,加大港口及后方用地支持力度。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5

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制定运输结构调整行动宣传工作方案,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宣传运输结构调整的意义与成效。

市交通运输局

市直有关部门、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一、督导考核

26

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调度,按照本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内容和任务目标,每季度总结形成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报告,确保各项任务举措落实到位。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

市直有关部门、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7

强化督导考评。加强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将宣城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纳入各县市区政府空气质量目标绩效考核子项目。各县市区、市有关单位要及时研究制定本地、本单位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支持政策。 

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

市直有关部门、相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