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宣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的指示精神要求,立足实际,应势施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外出贫困务工人员的就业影响,帮助贫困群众节后返岗就业,进一步稳定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摸清底数情况。自2月下旬以来,我市集中开展“五问五做一排查”帮扶行动为依托,我市共组织345个帮扶单位、市县乡村四级1.4万名帮扶干部对包括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在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重点查明疫情影响,建立台账,逐一制定帮扶措施,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并明确具体责任人。
二是促进外出就业。各县区扶贫部门会同人社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劳动力主要输入地区的对接沟通,掌握输入地疫情变化、企业复工复产和交通管制等情况,精准发布和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引导务工人员错峰出行、安全有序返岗。组织多次“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安全有序将农民工输运至务工地,泾县为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开辟“绿色通道”,联系用工地采取“接力”运送方式帮扶返岗就业。绩溪县在积极帮助本县贫困人口外出返岗务工的同时,将远在贵州的9名贫困户接回本县用工企业务工。广德县积极履行县域结对帮扶责任,开辟了“广德-砀山结对帮扶就业直通车”,目前已接回砀山来广德务工贫困人口20余人。截至目前,各县区共组织包车送出返岗贫困人口1200余人。
三是加强就近就业。瞄准重点企业开复工用工需求,强化市场主体带动就业,为贫困户量身发布就业信息1.5万余条,实现贫困户就业10569人。全市通过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33个已全部复工,吸纳就业贫困人口420余人。同时,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乡入村设立生产点、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加大扶贫公益岗位开发力度,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兜底安置,将光伏电站收益80%以上用于此类岗位开发,同时积极开发防疫消杀、卡点值守、疫情防控宣传等临时公益岗位800余个,累计招募贫困人口就业480余人。
四是加大务工保障。结合疫情特殊形式,切实强化务工保障,强化线上劳务对接,开辟了市人力资源市场手机招聘大厅,动态发布招聘岗位,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居家线上求职应聘操作流程,组织不具备线上求职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参加视频面试。全市暂停各类线下职业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各类劳动者通过安广网络居家点播观看学习疫情防控和职业技能知识。积极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见效,加大吸纳就业奖补力度,对于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扶贫车间给予每人每年600元的补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