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宣城要闻

我市扎实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5 08:01 来源:宣城日报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非遗+电商”融合发展,试点推进非遗工坊创建,凸显非遗技艺的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取得了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双丰收”。

推进“非遗+电商”融合发展。指导全市33家非遗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包含文房四宝、茶叶、食品、竹木制品等品类。目前,全市33家入驻电商平台的非遗企业均恢复正常生产能力,其中泾县宫庭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每月木梳生产能力达10万支;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每月生产折扇30万把;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每月生产宣纸23吨。

试点非遗工坊创建。在广德市东亭乡设立非遗工坊试点,借助闲置校园作为基地,制作非遗产品手工折扇。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扩大农民工就业,消化农村原材料,推动乡村振兴,同时让非遗技艺在企业得到活化传承。尤其是力促高级的非遗技艺融入生产,配合技术创新,使普通日用品升华为精美的工艺品,体现非遗技艺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双重属性。

推进保护区建设。加强绩溪县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出台《绩溪县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举办特色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九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七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和十届“安苗节”。推荐徽菜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经过专家初评、完善资料,正式报送国家文旅部评审。

强化资金扶持管控。今年以来,我市申报并争取到宣纸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16万元,并拨付到项目保护单位。完成2015-2019年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整理核对第四届湘鄂赣皖四省非遗联展和徽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费等5个项目账目明细账、验收报告等上报省文旅厅。此外,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30万元和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150万元两项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估,上报绩效表和自评报告到省文旅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