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长辈版|
  • 无障碍

省简报:第353期 :全省数据资源系统坚持“三重三全”大力开展数字产业“双招双引”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29 14:37
[ 字体:]

省数据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工作部署,制定全省数据资源系统“双招双引”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协同形成合力,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数据资源系统对接洽谈数字产业项目217个,落地76个,落地项目总投资额187亿元。

一、坚持招大引强,突出三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区域。突出沪苏浙、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等重点地区,与浙江、上海、杭州等地安徽商会建立常态化联系。全省数据资源系统对接洽谈的217个意向投资中,来自上海49个、来自江苏59个、来自浙江49个,来自北京13个,合计占比超过78%。二是突出重点产业。梳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重点数字产业链国内排名前20企业,掌握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核心优势、国内布局、在皖合作情况,建立“双招双引”目标企业库。三是突出重点企业。积极对接腾讯、华为、浪潮、大华科技、三六零、中国电子等国内头部数字企业,推进省政府与腾讯、华为等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腾讯(合肥)智慧产业总部基地落户合肥高新区,总投资超100亿元的腾讯(合肥)长三角超算中心项目有序推进,华为授权的神州信创合肥生产基地开工建设。

二、健全工作机制,全系统发力。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安徽省数据资源系统“双招双引”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省数据资源局统筹协调作用,注重以数招商,坚持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二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省数据资源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全省数据资源系统外出拜访企业121次,会见客商318批次。三是健全专班机制。组建“双招双引”工作专班,遴选专业精干人员参加,建立定期调度、专题推进等工作机制。专班成立4个月,共召开5次调度会,建立3个专题推进工作组,重点项目均有“一对一”专人跟踪联系。

三、发挥特色优势,全方位推进。一是加强数据资源运营。发挥数据资源主管部门优势,探索通过数据共享开放、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开发利用等方式,与中国电子、人民数据等国内数据要素运营重点企业洽谈合作。与人民数据合作的“基于数据确权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系统”获批国家工信部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航天宏图“北斗+遥感”空间数据应用及服务中心项目落地宣城。二是开放数字应用场景。以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脑建设为抓手,整合做大信息化项目资源包,推动浪潮(亳州)大数据产业园、国动大数据集团(六安)大数据产业园、华云集团(淮南)大数据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三是统筹数字产业政策。发挥数字产业职能部门优势,综合运用数字产业相关政策,推动飞马智科长三角(合肥)数字科技中心等重大项目和大华股份、安恒信息、方正国际软件、趣链科技等重点数字企业落户。

四、优化产业生态,全要素协同。一是打造基础链。构建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正式运营,综合算力位列长三角第3名。打造智慧高效、开放共建、技术先进、安全可控的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构建数字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二是打造数据链。出台《安徽省大数据发展条例》《安徽省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为数据要素高效流通提供有力支撑。高标准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累计汇聚数据331亿条,数据共享调用4200万次、交换1.06万亿条。建设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首批向社会开放556个数据集。三是打造产业链。研究制定《安徽省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实施细则(试行)》,着力培育我省大数据领域有影响的上市公司、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壮大我省大数据产业。全省已建或在建大数据产业园区(基地)51个,市级认定大数据企业超过1200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