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和交通运输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总要求和省、市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具体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六个聚焦”推动宣城交通运输事业开创新局面,奋力当好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开路先锋”。
一是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交通运输长远发展。编制完成《宣城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一批“1+3+4”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部分重大项目列入上位规划。我市16个普通国省道项目集中开展前期工可研究;积极开展S24长高高速、S46杭合高速宣城段两个规划新增高速项目的前期工作。探索并完善跨区域长效合作机制,首创“一地六县”合作区交通运输联席会议、承办南京都市圈内河航道联席会。
二是聚焦重点项目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21年,完成投资7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07公里,位居全省第二;G50宣广高速改扩建项目先行开工段3.6公里土地获批并开工,加快宣泾、宁国至安吉高速公路建设;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年度任务完成,郎溪广利川码头等共计15个千吨级泊位建成完工,辖区千吨级泊位数量达29个,占比73%。
三是聚焦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交通、文旅等多部门联合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宣城品牌——“皖南川藏线”品质提升工作,联动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共同参与交通融合,各县(市)区形成了一批初步成果,建成S202郎溪段、S206泾县段、S208泾县段等一批美丽公路项目,获省厅肯定。
四是聚焦民生需求,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探索试点开通3条省际毗邻公交;开通4条定制公交线路。推广“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站场运营模式,郎溪、广德、泾县已基本建成“客货邮商融合”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郎溪县创成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宣城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协调指挥中心(TOCC)基本完成,建设业务应用五大平台;实现了公交电子站牌主城区全覆盖。
五是聚焦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2021年,推进非现场执法,累计办结875件;市本级交通执法累计办案1328件,跨市联合开展芜申运河宣城段现场执法,实现了覆盖范围超历史、执法力度超历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年行动,共排查整改隐患516处,开展执法行动4299次;完成港口船舶水污染防治、岸电系统建设、工地扬尘管控、I/M制度闭环管理等重点任务。
六是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稳妥推行“证照分离”等改革和“跨省通办”工作。通过事先走访等形式提前介入涉路施工等复杂服务事项,做好政策指导和答疑解惑,2021年共开展走访17次。实现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异地代收代办”“全程网办”;开展“预约办”等特色服务,集中检验渔船778艘次;对87项政务服务事项开展了流程、材料、时限的优化压缩,基本实现了形式审查类政务服务事项当日办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下一步,宣城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落实省、市要求部署,以“交通建设提质加速年”为重要抓手,聚焦“一改两为五做到”,扎稳理想信念之根,注入交通活力之源,为书写“两个更大”宣城高分答卷打头阵、闯新路、立新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