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宣城要闻

2022年我市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发布时间:2023-02-01 08:07 来源:宣城日报 浏览:
【字体大小:

1月30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全市经济运行“成绩单”。去年,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全市经济承压前行、持续恢复,生产需求基本平稳,重点领域支撑稳固,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937.3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797.5亿元,增长1.9%。

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26.8万吨,比上年下降1.5%。蔬菜产量59.4万吨,增长3.3%;油料产量7.1万吨,增长5.7%;茶叶产量3.8万吨,增长1.8%。肉类总产量32.9万吨,增长4.3%。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比全省高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1%,比全省高3.3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35.2%提升至36.2%。

服务业保持增长,重点行业活力释放。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1-11月份,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增长3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4.4%。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高技术产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62.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77.4亿元。民间投资增长2.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0.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40.8%。

市场销售稳定恢复,线上消费保持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比全省高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和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0.5%、9.3%、9.4%和10.5%。线上消费增长较快,全市75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高于全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4.5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外贸市场更加稳固。全年进出口总额3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比全省高1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其中,出口额30.7亿美元,增长17.8%,比全省高5.1个百分点,居第6位;进口额2.7亿美元,增长21.5%,比全省高25.9个百分点,居第2位。

财政收支保持稳定,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8.3亿元,增长10.6%。其中,交通运输、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6.2%、32.9%和16.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本外币贷款余额2411.1亿元,增长17.2%,本年新增贷款353.9亿元,比上年多增59亿元,增长20%。

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0.6万户,比上年增长8.9%,全年新登记4.1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02万户,个体3.08万户。全年新增“四上”企业528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4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74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4.74%。

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9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5%,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96元,增长5.4%,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0元,增长7.3%,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