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全省“十大皖药”及GAP培训会在旌德县举办,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磊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真理到会致辞,来自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人员、企业代表共计160余人参加培训,省药监局中药和化妆品监管处处长陈颂红主持培训会。
会议现场
张磊讲话
张磊指出,国家关于《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AP)的新政策,既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张磊强调,我们要提高站位,站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高度,认识实施GAP的重要性,加快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从源头保障中药材品质质量疗效,为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一是企业积极主动。对第一批有意愿实施的,组织专家团队定期上门辅导、指导,提升硬件措施,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二是部门督促引导。省市县三级药监部门发挥牵头作用,会同农业农村、林业、发展改革等部门合力推进,调动基地实施GAP的积极性。三是政府主导推进。市县区政府针对GAP推进实施,专门研究、制定支持鼓励政策,统筹集合既有政策,出台新的鼓励政策,从土地、税收、资金或基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四是强化技术支撑。聚焦种植环节的关键点,组织专家编写可操作性、指导性较强GAP实施指南,既发挥省级专家作用,又发挥种植大户、种植带头人的经验指导作用。五是营造舆论氛围。省、市、县联动,多层次、立体化、多方式开展宣传,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时发力,让人民群众、患者、消费者接受、认可GAP,主动购买、消费、使用标识GAP的中药饮片、食品。
陈颂红主持会议
高真理致辞
高真理在致辞中向省药监局对我市“十大皖药”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表示衷心感谢,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及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市“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基本情况和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高真理指出,我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 “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建设提质增效,推进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种植、生产、加工和产业化发展全链条取得突出成效。在工作中着力打造“四链”。一是延长产业链,凝聚发展“新合力”。持续打通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产业良性发展,依托现有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开展中药材趁鲜切制工作,申报药食同源试点并进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合作。二是提升价值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种试验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完成“宣木瓜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野生环境灵芝新品种研发、推广及产业化”等2项科技成果登记,打造文化旅游度假区,建成全省首家宣木瓜中药产业药膳馆,带动产业升级。三是完善资金链,打造发展“硬实力”。积极落实“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一次性奖补政策,各县区出台各类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强化资金衔接、政策扶持。四是建立人才链,赋能经济“新活力”。发挥专家团队优势,邀请省内外高校、农科院中药材专家对全市中药材生产种植开展课题研究和人才培训,成立宣木瓜产业创新研究院,与10余家高校团队、科研院所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截至2022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共确定宣木瓜、宁前胡、黄精、灵芝等8个“十大皖药”品种,建成“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17个,占全省24.6%,今年又新增8个基地,现已完成申报。拥有市级以上中药材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实现产品年产值约9亿元。
本次培训会还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魏建和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杨健研究员分别就GAP的内容及实施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董玲教授从中药材GAP种植关键技术要点、“十大皖药”品种及其基原和“十大皖药”GAP良种繁育及种植技术等三方面进行了授课,帮助有关市、县政府以及相关企业了解GAP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积极稳妥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全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授课
4月20日下午,参会人员前往旌德县“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黄精种植基地进行现场参观教学。
现场教学
会议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