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宣城民生 > 工作动态

四项措施推动“便民停车”显实效

发布时间:2023-05-26 09:23 来源: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
【字体大小:

强化项目配建。明确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不低于1:1.1,新建改建的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公共服务项目停车泊位配建标准每百平方米不低于1.1-1.5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修订《宣城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相关指标,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优化提升各类新建项目的停车配建标准。各县市结合实际,编制《城区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推进停车设施建设。今年,中心城区建成陵西路智能停车库、市八中南门停车场、揽胜桥下停车场;宣城经开区建成景德路绿带停车场、青弋江西大道货车停车场;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建成阳德路绿带停车场;宣城高新区建成高新区小学西侧停车场。推进大坝塘智能停车库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督促推进新建公共停车场按照泊位数20%标准配建充电设施。各县市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加大力度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市本级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按照泊位优先的路径,“见缝插针”挖掘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规划改扩建停车泊位不少于600个。

实施智慧停车管理。在市停车智能化管理平台基础上升级改造宣城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依托物联网、高低位视频桩车牌识别、停车诱导查询、无感支付等新兴技术,实现大数据分析,智能化管理,通过科技赋能,统一整合停车资源,尽快接入“皖事通”平台,精准服务市民停车需求。逐步将市区路侧停车泊位及公共停车场全部纳入停车收费管理范围,实行差别化收费机制,提高泊位周转率。

盘活共享停车资源。统筹停车资源,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设改造的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停车场使用。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晚间、节假日对外开放。倡导公共建筑与住宅小区停车设施“错时停放”,最大限度盘活共享停车资源。在市区选择部分住宅小区试点开展地面停车收费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