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项目配建。明确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不低于1:1.1,新建改建的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公共服务项目停车泊位配建标准每百平方米不低于1.1-1.5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修订《宣城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相关指标,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优化提升各类新建项目的停车配建标准。各县市结合实际,编制《城区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推进停车设施建设。今年,中心城区建成陵西路智能停车库、市八中南门停车场、
实施智慧停车管理。在市停车智能化管理平台基础上升级改造宣城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依托物联网、高低位视频桩车牌识别、停车诱导查询、无感支付等新兴技术,实现大数据分析,智能化管理,通过科技赋能,统一整合停车资源,尽快接入“皖事通”平台,精准服务市民停车需求。逐步将市区路侧停车泊位及公共停车场全部纳入停车收费管理范围,实行差别化收费机制,提高泊位周转率。
盘活共享停车资源。统筹停车资源,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设改造的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停车场使用。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晚间、节假日对外开放。倡导公共建筑与住宅小区停车设施“错时停放”,最大限度盘活共享停车资源。在市区选择部分住宅小区试点开展地面停车收费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