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城市《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科学制订了2021年至2035年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总体要求、保护对象、保护方式、保护格局和宣纸文化宣传与推广等内容。
《规划》全文共有十二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了设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目的建设意义、保护范围、保护措施等;分析了保护区生态现状、保护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还列出了十一类47个建设项目,分三个阶段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动态的四级保护项目名录体系,建立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保护和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具有代表性的宣纸文化品牌。引导一批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生产性保护项目,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手工艺体验产品,加快宣纸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变,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到2030年,建立健全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档案和数据库。在保护区重点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在整个生态保护区内全面开展保护和利用工作,完成保护和利用计划中的主要项目:建设宣笔、徽墨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结合已有文化旅游景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载体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发展宣纸小镇、宣纸大市场等文化产业项目,提高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2035年,实现宣纸制作技艺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保护区内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整体保护的典范。
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宣城市首个、全省第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于2021年11月批准设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