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食安守护”攻坚行动,今年以来,我市突出抓基础、抓重点、抓管控,一抓到底构筑食品流通领域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安全。
持续筑基固本,强力抓基础。开展过期食品经营许可证清零行动,精准掌握底数。督促各县市区对全市15000余家存量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逐个筛查并建立定期排查机制,指导食品销售者(企业)按期履行延续或者注销手续,扫除“僵尸”企业,防范无证经营违法违规行为,截至5月底,全市共指导延续食品经营许可证1025家,督促重新办证854家,拟注销公示106家。狠抓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环节,规范索证索票。持续强化农批市场食用农产品信息化追溯管理,督促全市44家农贸(批)市场开展市场巡查、查验留存凭证,按月收集市场内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进货票据及产品合格证明,逐一审核其规范性,持续提升市场经营户溯源意识。
紧盯关键环节,全力抓重点。持续开展农村地区食品销售环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无证照或超范围经营食品、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不到位、不按食品安全标准储存食品、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突出问题,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加强供货渠道监管,全面排查风险。围绕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排查索证索票不全和农兽药残留问题。对豇豆、辣椒、香蕉等高风险食用农产品开展专项抽检,督促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聚焦长治长效,着力抓管控。注重日常监管,指导食品销售单位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开展自查,定期收集风险隐患并组织开展风险会商会,对风险进行识别研判解决。注重示范带动,按照“一体三查”要求对全市56家示范单位开展“回头看”检查,对标对表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打造高质量食品销售环节示范店,通过现场交流学习等形式示范带动周边经营户,以点带面推动经营水平整体提升。注重工作结合,与“特供酒”、肉类产品等专项整治及“守护银发健康”科普宣传等相结合,通过发放消费提示、告知书、宣传册等开展普法宣传,全面强化社会共治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