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村民阙小荣像往常一样接孙子放学回家。途经村边的一口水塘时,孙子玩耍的乒乓球蹦到了塘里,孩子执意要捡球,奶奶拗不过,只好走近塘边,把一只脚斜踩在水泥护坡上,俯身去抓漂在水面的乒乓球,却脚一滑掉进水里。
村民李国珍的房子离水塘最近,发现有人落水,她慌忙无措,扯着嗓子喊邻居金启荣。听到有人呼救,金启荣立即放下手头的事,冲出屋子,跑向塘边,还随手拿起门口晾衣服的竹竿。
这个水塘被村民们称为“口子塘”,因为水塘形状像“口”字,是个“锅底塘”,四壁光滑,下塘容易上岸难,最深处水有两米多深。
看到阙小荣仅剩两只手露出水面,金启荣顾不得危险,靠近塘边,一边将竹竿伸向水中,一边安抚胡乱挣扎的阙小荣:“你不要慌!抓紧竹竿,我拽你上岸。”因护坡太滑,落不了脚,很难使上力气,金启荣只好拼命再往前拽。她身材瘦弱,加上落水者身材偏胖,衣物也吸满了水,拖拽起来十分困难。看着慢慢支撑不住的阙小荣,金启荣心里万分焦急。但她告诉自己要冷静,使出全身力气,一直把落水者拽到7米远的淘洗台阶处,最终将其救上岸。从落水到救起,前前后后约15分钟。
事后,金启荣默默回家做起了晚饭。她没有声张,就连家人也不知道这件事。后来面对获救者家属的真诚感谢,金启荣说:“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会伸手的。但我不会游泳,所以不能轻易下水救人,救人不能蛮救。”
关键时刻的义勇,值得敬佩,而金启荣在经年累月的生活中体现出的友善爱亲、不屈不挠的美好品格,则更令人动容。
事发当天,在听到呼救的时候,金启荣正在帮丈夫万平清洗脸擦身。五年前,万平清夜间突发心梗,导致左半边身体失去知觉,自那以后,每天只能与轮椅相伴,衣食住行都需要金启荣照料。二人膝下虽有一子,但儿子在十八岁时因车祸患上了精神疾病,时常会发作,很不稳定。儿媳患有唐氏综合症,生活难以自理。一家四口,三人残疾,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金启荣没有怨天尤人,不离不弃照顾着家人。
洗衣、做饭、种菜、养鸡、服侍病人……这就是金启荣每天要面对的生活。自从丈夫坐上轮椅后,金启荣没有一天放松,也再没给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服。即便生活中的琐事消磨着身心,但金启荣总说,要多看看美好的一面。她在院前种了许多鲜艳的花,每次为花草浇水的时候,都是金启荣最放松的时刻。
扎根土壤,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开得十分热烈。就像自己种的那些花一样,金启荣一直乐观坚韧,也给身边人带去美好。谈及金启荣,村里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村里的卫计专干吴明秀说:“她为人热心,与邻里十分和睦,村上不论哪家有红白喜事,她都主动去帮厨、打杂。这次救人,就是她一直热心助人的鲜活体现。我们得向她学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