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浩荡帆正满 ——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年度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14 08:24 来源:宣称日报 浏览:
【字体大小:

“重招商”打造优势产业群

寒风料峭、寒气袭人,而长合区依然涌动着热火朝天、干事创业的热潮。在宣州区狸桥镇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宣州片区的弗拉雷萨智能装备(安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设备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

弗拉雷萨来自江苏常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数控机床制造企业。目前,公司已将总部转移到了狸桥,新厂房建好后,公司将把全部生产线整体搬迁过来。

目光转向不远处,在火热建设中的长合区宣州片区数控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现场,500亩基地上,塔吊林立、人机繁忙,多个厂房正在进行主体建设。目前,基地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共11个,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有4个。这个拔地而起的产业基地,正是长合区宣州片区高端数控机床产业从无到有、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起点。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两者都是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自成立以来,长合区建立“全员招商+专业招商”模式,管委会全体干部认领招商任务,主动出击开展大招商,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招引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

一年来,长合区持续迈出招商步伐、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在上海市举办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招商推介会;举办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宣州片区工业母机产业投资恳谈会;在苏州市举办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推介会;在“潮涌长三角”主题推介会、“投资安徽-宣城行”等重大活动中重点推介长合区……

走出去,就有收获。

广德片区青钠钠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德精密装备项目、国清12GW TOPCon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成功签约;宣州片区投资30亿元的数控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成功落户,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20个;泰盛项目正加快签约落地,总投资30亿元的超高强材料研究院及轻量化产业园项目正在积极对接中……2024年,长合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个,同比增长17.65%;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5个,同比增长129.17%;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47个、投资额133.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3.33%、137.83%。

如今,一处处施工现场,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正如同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奋进足音,奏响了长合区破土萌芽、拔节生长的最强音。

沐浴冬日暖阳,穿行于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长合区),随处可见繁忙奋战的建设场景,一条条通衢大道八方延伸,一个个新上项目落地开工、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

承载着全市“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希冀,担负着高质量发展桥头堡的使命。2023年9月12日,长合区挂牌成立。

长风浩荡,帆满船疾。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长合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园区框架基本拉开,招商形势持续向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初步实现了“一年打基础”的目标。

“优环境”构筑发展新高地

从签约、开工到投产,不断引进的项目持续夯实着长合区的产业硬实力,也见证了长合区服务项目建设不断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奋斗成果。

自动贴片、印刷、在线检测……在长合区广德片区的安徽诺达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SMT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抢进度。

“这里距苏州、上海、南京等城市都很近,地方政府服务意识强,从人才、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了企业非常大的支持,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郜世藩对长合区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引进一个,带来一串,良好的营商环境带来了以商招商的磁场效应。2023年,安徽诺达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和威灏、鼎为三家苏州光电企业抱团落户长合区,从工业计算机到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摸屏,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搬到了广德,演绎了产业转移的“三兄弟故事”。

项目招进来是第一步,服务还有千万步。项目不仅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得好”——这是长合区的心声和承诺。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成立以来,长合区管委会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等高对接沪苏浙地区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开展工业项目“默容简”改革(“超时默认”+“容缺受理”+“极简审批”),精准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推动项目开工落地。在助力经营环节,利用“政商恳谈会”“企业家座谈会”“产需对接会”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精准收集并解决企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银企融资平台搭建等重要节点,给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完善的基础配套能造就企业发展“沃土”。2024年,长合区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共实施21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6.53亿元,努力以优质“硬环境”增强企业发展支撑力。其中,广德片区开工建设示范大道、华兴路、宁乡路等项目7个,投资2.4亿元;宣州片区实施邻里中心二期、东阳路、昆山路等项目6个,投资1亿元;郎溪片区开工建设长合大道(一期)、定埠港燃气及供水管网建设工程等项目8个,投资3.13亿元。此外,利用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契机,2024年为“一区三片”新增3.16平方公里(4740亩)空间规模。

“筑地标”实现品牌“高能级”

长合区是全国第3个、全省第1个以“长三角”命名的产业合作区,市委、市政府更是将其作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推进“一地六县”建设的“一号工程”。

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长合区把牢把准发展大势,在压力、挑战中发掘深层动力,在亮点、韧性中提振信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一年来,长合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增长态势:截至目前,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04家,产值180亿元。其中,广德片区20家(2024年新增7家)、预计完成产值57亿元;郎溪片区104家(2024年新增25家)、预计完成产值90亿元;宣州片区80家(2024年新增17家)、预计完成产值24.62亿元。

数据里有新增量,发展里透新气象,上扬的发展曲线背后,来自于招大引强的昂扬士气、项目一线的拼搏锐气、生产车间的蓬勃生气,更有着来自高能级平台的坚实底气:

——2024年,长合区积极争取自然资源部和上海长三角区域合作办支持,将长合区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重点空间单元,把握全域加入上海大都市圈和沪苏湖高铁开通战略主动,全面深化与上海松江经济开发区、临港集团等长三角产业园区、优质企业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上海总部+长合基地”先进制造产业高地,积极汇聚大都市圈内优质产业资源,以及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平台科研成果在长合区落地转化,打造安徽省接轨上海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区;

——加强与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合作联动,强化与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一体化联动,联合打造浙皖新兴产业集聚区,推进示范大道等跨省合作项目建设;

——总投资4.4亿元的广德片区基础设施配套一期工程专项债项目报省财政厅评审,总投资5.7亿元的宣州片区工业母机产业基地专项债项目完成可研文本编制,总投资3亿元的郎溪片区临港产业园基础设施专项债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正在发行国债;

——邀请浙江省、安徽省发改委共同赴宣城、湖州长合区研究制定浙皖新兴产业集聚区共建方案。推动宣州片区与高淳共同创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

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活力长三角、精彩长合区”成为新时代最响亮的口号、最具价值的品牌。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赢。2025年是长合区“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长合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五个年”活动,奋力打好“五大攻坚战”,以一流干劲、一流状态、一流标准推进“一号工程”,不断开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努力打造宣城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宣城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