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马明睿

发布时间:2025-02-08 08:45 来源:宣城文明网 浏览:
【字体大小:

马明睿,立志从医,十年如一日坚守基层,师承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黄希松,甘守寂寞躬耕杏林,累计为万余名基层群众提供复诊及康复理疗服务,当选2024年第2期“宣城好人”。今天的《宣城好人天天见》带大家认识他。

马明睿小时候,看到周围有亲人、邻居为病痛折磨,“我那时就想,以后要当个医生,穿上白大褂,为这些人,做些什么”。这句朴实的话,是马明睿的心声,更是儿时立下的志向。

十年坚守基层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传统中医,从此,便开启了他和中医的“缘分”。2012年起,他跟随黄希松学习中医,经过努力,成功考取了中医执业医师证书,并进入到泾县黄村卫生院从事中医理疗、康复保健等工作。

从事医学是枯燥的,尤其是从事传统的中医事业。

无数的单方要学习、感悟,无数的中医草药要认知、领会药理,无数的病例要记录、整理、甚至回访……

“我觉得我并不寂寞”马明睿淡然地回忆起这段蓄势待发的岁月,“几千年的传统积淀,中医学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熔炉,我反复淬炼自己,我的世界一样精彩”。

成为执业医生后,他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身份,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在黄村卫生院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成为领导眼里的“好小伙”、群众眼里的“好朋友”。

潜心钻研医术

在黄村卫生院,不得不提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安徽省道德模范黄希松。

“初见黄院长,我还是有些懵的”。马明睿笑着说道,“一屋子的病人,但是每个人眼里都是那么的期待、那么的信任,让我再次感受到传统中医的魅力”!

马明睿的默默坚守和付出,勤勉和谦逊,也让黄希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院领导和黄希松谈起中医传承这个话题时,黄希松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就是“马明睿”这三个字。

黄希松的“中医名师工作室”,每天群众络绎不绝,平均下来每天50个号,多的时候一天要100多个号。他开始给黄希松担当下手,负责电脑记录病例、按照单方排药,简单却又关系到每一个病患者的健康,来不得半点差错。

“除了师父交代的事,我自己就是默默的观察,看师父望闻问切的每个环节,看师父怎么交流去除病患者的忧虑和心结,这既是技术,又不单纯是技术”!

黄希松不仅教他医术,更传承医德。“师父近年来获得的很多荣誉,像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奖金他都捐给了教育机构用来帮助贫困学生,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守护群众健康

“为了让接诊效率提升,也是让更多远道而来的群众能够及时看上,师父逐渐地也让我对一些轻症状患者进行把脉问诊,我必须做好。”

每天下班,他总是迟一两个小时再离开,常常是对自己看的号进行回溯,“哪些看得准,哪些方面自己还有疑问,我就一一记录,不清楚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就和师父请教……”

很快,他看的病患也越来越多。有一天,黄希松跟他说,“以后的复诊患者就全部交给你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感到无比欣慰,“那一刻,我内心是很喜悦的,我知道,这是师父的认可,我终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服务那些前来问诊的各地群众了”。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他复诊的患者就多达1万多人,受到患者一致好评。每当周末,他更加地闲不下来,有找他预约挂号的,有找他联系取药的,更有无数的短信、微信发来感谢语的。

“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帮助,少生病、不生病,这是师父交会我的从医本心,也是我坚守岗位、坚持公益的初心。”马明睿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