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效能,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严把“五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持续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严把生产源头,夯实监管基础。对农村食品生产企业和加工小作坊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整治肉制品、粉丝粉条、大米等大宗食品生产环节。重点核查生产主体资质合法性、生产条件合规性,严查超范围生产、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原料及回收食品生产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商标标识及生产许可证号等侵权行为。
严控流通环节,强化销售监管。聚焦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农批市场及农村食品经营主体,重点整治进货查验制度执行不严、特殊食品混放销售、销售"三无"及仿冒侵权食品等问题。建立农村食品供货商监管台账,强化流通渠道追溯管理,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农村市场。
严管网络平台,规范线上经营。加强对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监管,重点检查平台经营者资质审核机制落实情况,严格规范产品信息公示内容,依法查处网络食品交易中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密监测抽检,强化风险防控。以农村地区消费量较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肉制品等10类食品为重点,加大专项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隐患。
严格执法办案,形成震慑效应。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实行违法案件"一案双查",对涉案产品开展全链条溯源追查,彻底斩断违法生产销售链条。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强化行刑衔接,提升执法威慑力。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摸排违法线索36条,立案查处案件36起,办结6起。下一步宣城市将持续以案件查办为抓手,切实维护农村食品市场生产经营秩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