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柳镇发挥区位优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抢抓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契机,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富民为导向,以路带旅、以文促旅,激发文旅融合势能活力,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
一是聚焦新业态,变流量为“留量”。依托S206、S207打通“廊道+”发展动脉,围绕“皖南川藏线”“宣泾高速”区位优势,秉持“景村融合”发展理念,聚焦新业态发展,构建水果采摘区、烟稻示范区、烟+N发展区、蔬菜种植区、康养休闲区、特色旅游区“六区共进”发展格局。布局花田小镇彩色稻田画30亩,荣登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成功举办第一届江南天路摇滚音乐节,长时间霸屏热搜榜火爆出圈。引进盘活闲置荒滩32亩,建成肆野露营基地,客流量达10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五一新开业的亲子互动的温馨港湾逗豆农场客流量达1000余人次。大力推进沿线环境整治,创意打造村落景致,建成休闲广场6处、景观小品12处,让乡村容貌更美、品质更优、颜值更高。
二是拓展新路径,变绿色为金色。深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确立“一烟一稻一香料”产业定位。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示范区,实施烟稻轮作,蔬菜能级提升示范基地、宣城市高效特色种植业示范基地和水果种植示范基地等项目先后建成,稳定水稻、烟叶、香料作物等作物种植面积突破7000余亩。做实智慧农业底气,流转闲置土地500亩,放大选派资源优势,争取乡村振兴资金1000万元建成焦甜香产业融合科技园,全力推进焦甜香“两园四中心”项目建设,联农带农实现家门口就业200余人,增加村民收入150余万元。学好学活“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设置村民议事亭、健身器材、儿童游乐等“微”设施,打造杨村、汪村、陈村、六房村4个美丽乡村,杨洋路主干道白改黑、敬杨路道路升级改造等一批总投资2015万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
三是讲好新故事,变共创为共赢。讲好文明传承、和美乡风等故事,建立完善“村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网格治理服务体系,调动离任村干部、老党员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优化网格6个,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依托支部夜谈、村组例会、红色星期一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结合“和美庭院”“十星清洁户”等评选表彰,累计捐助和美乡村建设资金11.3万元,捐地500余平方米,和美杨柳蔚然成风。持续优化路域环境,大兴路葵花向阳、文溪路茶香四溢、杨周路水杉醉美、敬杨路繁花似锦,续写一条交旅融合新故事,吸引宣城日报、摄影协会等采风1000余人次,晋升田园风光打卡新地标。
目前,杨柳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五个年”活动,探索“廊道+”全域乡村旅游新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展现出向新而行的和美乡村风貌。接下来,杨柳镇将致力于拓展“廊道+”延展效应,擦亮和美乡村特色名片,为“五个年”活动贡献更多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