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动态 > 县区动态

郎溪县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发展绿色动能

发布时间:2025-05-21 08:07 来源:郎溪县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郎溪县以协同机制突破行政藩篱,以生态共治筑牢发展根基,以改革赋能激发乡村活力,在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勇立潮头,谱写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力协同,打造跨省合作典范。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为双翼,郎溪县率先探索跨省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东承溧阳产业外溢,西接广德要素集聚,北联宜兴文旅资源,南引杭州创新动能,构筑起“四向对接、全域联动”的开放格局。4800平方公里的苏皖合作示范区内,交通网络纵横交错,生态屏障共建共享,产业协作链条相扣;10000平方公里的“一地六县”合作区中,智能制造与生态农业交相辉映,文旅康养与产城融合同步推进,绘就“一区多园、优势互补”的发展图景。梅渚-社渚先导区开创跨省产业示范园先河,郎溪经开区东区架起新兴产业承接桥梁,白茅岭农场变身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三大引擎驱动区域经济协同跃升。

共治共享,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规划共绘、设施共建、治理共抓”的跨域联保机制,郎溪与溧阳、广德携手打造长三角生态样板。洙漕河畔,三地联合实施“污染共治、生态共育、水质共护”系统工程:湿地净化织就生态滤网,青虾退养修复水域生态,植物保育构建绿色长城。创新“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环境监测数据互通、执法标准统一、应急响应协同,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跃升至100%,“共饮一江水”的生态红利惠及百万群众。

深化改革,释放乡村振兴活力。创新“土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的三农改革路径。“大托管”改革破题耕地碎片化难题,通过“一户一田”筑基础、“标准地”改革强支撑、“全托管”服务提质效,实现农机作业降本10%、亩均增收35元、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双百。“四靠”发展模式激活山水田园价值:靠山发展林下经济,靠水做强稻渔种养,靠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靠企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2000万元。闲置宅基地改革释放“沉睡资产”,通过“盘活十宗宅基、引进千万资本、带动百人就业”,实现集体增收51万元、农户财产性收益增长95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