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发展迅速,已由单一的硫酸、盐酸、无机肥逐步发展成多种基础化工原料及石油化工类产品的新兴产业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加强我市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工作,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近日,宣城市安监局对辖区内所有的危化企业开展了摸底排查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掌握现状。经统计,目前全市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共51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36家,较2014年减少10%,年销售额2000万以上企业占比58%,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中28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入驻于6个市政府规划、批准的化工集中区。全市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18处,全部实现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基础信息的不间断采集、远传、监测、连续记录、事故预警、存储,全面完成安全风险“一张图一张表”管控。
二是聚焦队伍,查找短板。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达4057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16人,其中实际控制人有化工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28.6%,主要负责人有化工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42.6%,安全生产负责人有化工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54.5%,生产负责人有化工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52.4%。从统计数据看,全市企业安全监管水平较低,化工专业化程度不高,监管力量薄弱。同时,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执法队伍自身也面临人员结构老化、人少事多、专业性不强的短板。
三是科学参考,认真谋划。这次普查,是研究制定我市化工、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政策措施的基本依据,是强化化工、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基础工作的重要举措,结果显示,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一线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应急救援基础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水平偏低,没有做到全流程、全覆盖,距离本质安全还有一定差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安全监管仍有盲区。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宣城市安监局将集中力量,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坚持顾问式监管,落实“六项机制”,逐步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精细化管理;二是坚持事故警示教育,编写事故警示录,充实市本级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出生产装置,开展危险化学品行业专项排查;四是聚焦重点难点,加大事前执法力度,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既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消除监管盲区,夯实化工、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基础工作,更好地开展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把要求严格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