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5-11-25 11:02 来源: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
【字体大小:

关于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5号建议的答复

 

张丽代表:

关于您在市人大六次第65号建议《关于加强基层卫生中医药服务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与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北华佗、南新安”,我市是中医“新安医学”的重要发源地,具有良好的中医药群众基础和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近年来,我市卫生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既坚持中西医并重,又突出中医药优势和特色,通过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印发宣城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宣政办秘[2013]202号)文件,明确了我市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及相应保障措施;成立了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研究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各县市区政府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均以政府层面出台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形成覆盖全市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网络体系和责任体系。

二是部门各司其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在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市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财政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重点中医专科创建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市财政专门安排了50万元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预算,支持中医药重点项目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了降低中医药医保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倾斜政策;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中药质量监管专项行动,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中成药采购行为。由于我市各部门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职责,营造了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了我市提升工程的顺利开展,

三是努力建好阵地。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是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紧紧抓住县级中医院这一龙头,开展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基础设施设备,优化就医环境。全市共有6所县级中医医院,目前,绩溪县中医院50亩新院址顺利搬迁使用;泾县中医院新病房综合楼投入使用;郎溪县中医院80亩新院址正在建设,主体建筑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年底投入使用;旌德县中医院50亩土地和宁国市中医院100亩土地均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宣城市中医院也提出了50亩土地规划申请。同时,全市6所中医院积极开展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一次性全部通过了省中医药管理局评审,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量得到明显提升。积极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我市泾县作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复审;泾县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我省首批“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同时,我市突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这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诊疗区”创建工作。目前,各县市区已经成功创建2--3个标准的“中医药综合服务诊疗区”示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典型示范,不断扩大创建范围,有重点、分阶段,抓实、抓好。目前,全市9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乡镇卫生院、68%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0%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四是大力发展队伍。中医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这是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我市在提升工程实施中,重点加强了中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培训力度。各中医院均制定了中医药人员的引进、培养、使用规划,按照中医医院管理年要求,切实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比例为10%,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为12%。开展农村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师管理工作,共77人报名并通过审核,已顺利组织了实践技能考试。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带徒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人才。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市共有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指导老师1人江淮名医1人、安徽省名中医1人、安徽省基层名中医7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

五是有效提升服务。中医医疗机构最核心的是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充分发挥好中医“简、便、廉、验”等特点,发挥中医在防治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县级中医院成为县域中医药技术和人才的使用和培训中心,均成立了基层指导科,建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加强对基层机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适宜技术培训;同时,成立了“治未病”诊疗中心和名老中医工作室,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7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2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5个。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泾县作为全省首批三个试点县之一,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其他5个县市区今年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依托县级中医院,开展中医药人员一体化管理、基层中医药基本技能培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积极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开展大型义诊、设立宣传栏、举办专题讲座、发放中药等宣传活动,我市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到90%的行政村、95%的社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分析不足,改进工作,确保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取得明显提升。

再次感谢您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宣城市卫生计生委

联系电话:3024002

 

 

 

                         2015年6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