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寻找最美家庭 > 家风家训

言教身教育我做人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

---郎溪县新发镇北山村朱雅丽家庭

发布时间:2015-04-24 09:00 来源:市妇联 浏览:
【字体大小:

        我叫朱雅丽,现年二十岁,就读于安徽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但还处于逆境的农民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基,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好的教育方式及家庭风气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记得从我很小的时候起,爸爸妈妈总是教导我什么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只能乖乖地听着就是;什么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什么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准随便去拿;要尊重师长、对人要有礼貌……如此等等。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不知是爸爸、妈妈教育的好,还是我表现的好,一直以来,我常常受到大人、老师的夸奖。

         我的家原本不太宽裕却充满温馨,只因弟弟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弟弟是因为难产窒息而造成的脑瘫儿,为给弟弟治病,父母带着弟弟四处寻医问药,仍不见好转,为此家中已是一贫如洗,债台高筑。这些年来,许多好心人劝我父母为了我以后不受连累,趁早将弟弟送走。但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医疗无望的弟弟,现他已年满十四岁了。十四年来,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弟弟,我的父母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我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责任。

        家境的变故,生活的磨难,爸爸、妈妈不仅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反而对我的要求更严格了。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小学快毕业期间,一天不知是哪位同学兴起要买什么通讯录,说马上要毕业了,大家相互留下美好的祝愿,再留个联系地址。同学们纷纷响应。霎时间,各色图案的留言簿纷纭踏至,我写完一个又一个。我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试探性的向妈妈提起这事,妈妈听完后皱起了眉头,她说:“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却劳神起留什么言,才小学生就形成这样的风气。大家都生活在一起,早不见晚见的,即使上中学也在一块儿,赶明儿考上大学、外出工作了,为了方便联系留个言、留个地址还说得过去,是不是,雅丽?”我没吱声,只是默默的点点头。我知道妈妈不是舍不得那一两块钱,平时只要我学习上需要什么资料、文具,妈妈都会尽量给我买的。妈妈常告诫我:“钱要用在刀刃上”,换而言之是说钱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上中学了,同学们又兴起了为同学庆祝生日要送生日礼物、买蛋糕,“寿星”理应请同学们吃大餐;还有教师节到了,同学们张罗着给老师买礼物,送鲜花;圣诞节要送老师圣诞果……诸如此类的事,我从未参加过,只是给他们送上真诚的祝福。同学们都认为我抠门,不合群,有的渐渐疏远我,甚至有的还不搭理我,这些我都不在乎,因为我牢记妈妈的教诲:“老师需要的不是你送给他(她)的什么礼物,你的好成绩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然而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同学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那是在我上八年级的一个中午,当校广播站播出一则为我校一名得了肾衰竭的学生募捐的倡议书后,我第一个来到捐款箱前将平时积攒下来的钱毫不犹豫的投了进去,负责募捐的老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同时也赢得了同学们敬佩的眼神。

        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家也沐浴在党的温暖,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以及妇联那无微不至的关爱之中,我们全家感到无比的幸福,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生活下去呢?

        可是就在我上高一的那年初秋,由于忍受不了生活的重压和精神的折磨,我的爸爸病倒了。这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我得知爸爸的病情时犹如晴天霹雳,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一向敬重的为人正直而善良的爸爸怎么会得这种病?我回到学校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我想如果我不读书爸爸就没有这么累了,也不会生病的,于是我考虑再三决定退学,出去打工挣钱给爸爸治病。主意拿定,我借同学的手机边哭边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的决定。妈妈苦口婆心的劝我要读书,我是爸爸的希望,如果我放弃学业对爸爸的打击会更大。可我不听,坚持要回家,无奈的妈妈只好拨通了我班主任的电话向他说明了一切。班主任找到我并做通了我的工作。他鼓励我安心学习,用好的成绩报答父母。从此,妈妈独自承担了家庭的重任。她照常每天起早摸晚悉心照顾弟弟的饮食起居,帮弟弟按摩进行功能训练,还要定期带爸爸去医院复查、买药,隔三差五的帮奶奶洗头、洗衣被,还有年迈的外公外婆也需要她。她忙完这些还有繁重的农活等着她去做。看到她像陀螺似的忙碌身影,我禁不住留下了眼泪。妈妈曾对我说过:“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哭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擦干泪水,挺直腰杆、咬咬牙困难就过去了,再说还有党和政府及妇联对我们的关注,怕什么!孩子,你是妈妈的精神支柱,还指望你和妈妈一起承担呢!”从妈妈的言行中,我领悟到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有担当。

        假期中,我帮妈妈照顾爸爸,照看弟弟,抽空帮奶奶洗头,帮爷爷剪指甲,陪外公、外婆聊天……我在为做好妈妈的“接力棒”而努力着。

        还记得在上大学前的头一晚,妈妈一边帮我整理行李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雅丽,你要记住到校后好好读书,要知道这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贫困家庭的孩子哪能读成书,等以后出来工作了可千万不要忘了报党恩……”上学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自己,另一方面是想挣点生活费。前不久,我接到村子里的一位大哥哥的电话,他让我帮着找几位同学替他抄些资料,我物色好了几个同学,双方达成了协议,我们就着手抄写,也许是太辛苦的缘故吧,同学们有的开始担心会不会给钱,有的嫌要求太高,不划算。大家众说纷纭,弄得我焦灼不安,于是我打电话将这些情况告诉妈妈。妈妈说:“你一定要守信用,做事要善始善终,既然答应了别人的就要做到,而且还要做到最好,你告诉她们叫她们放心,如果他不守信用,等我把小麦卖了,我来付钱,不会让他们白抄的,但首先你一定要按质按量完成。”有了妈妈的承诺,大家仿佛吃了颗定心丸,认真地抄完了。我们通过了验收并获得应有的报酬。从这件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的真正含义。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父母的言教身教育我做人,优良的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我会克服种种困难,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的正能量,还要感谢妈妈给我的勇气和力量。我会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将来尽我最大所能回报社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