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

产业发展融合对接

发布时间:2018-09-29 08:45 来源:宣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
【字体大小:

根据苏浙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和我市发展基础,着力构建与苏浙沪高端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与苏浙沪产业互补协调发展格局。

(1)主动承接苏浙沪先进制造业转移。重点在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对接苏浙沪行业协会、中介机构、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的计划,主动开展上门对接,及时获取投资信息。市领导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赴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

(2)加快建设合作共建园区。吸引苏浙沪有实力的园区、商会、企业等参与市县开发园区和物流园区投资运营,加强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萧山工业园、无锡工业园、经编产业园、宁宣产业园、宁杭产业园、郎溪广德溧阳苏皖合作示范区等园区规划建设,在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推进宣沪“飞地”合作,加快白茅岭、军天湖农场合作开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开辟特色农产品到苏浙沪“绿色通道”。

(3)培育和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谋划建设市开发区智谷软件产品孵化产业园,每年培养软件工程师500名以上,入驻软件企业50家,创造产值10亿元以上。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大力引进知名云服务企业,争取阿里巴巴安徽总部落户宣城,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电商和快递业务融合集中区建设,加快建设“电商宣城”。注重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社区经济,重点发展体验式购物、线上线下社区服务等新业态,推动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媒体和旅游等服务创新。加强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公共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和三网融合。全力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三年内建成骨干网信息高速公路。推进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建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全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发展城市物联网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