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宣城要闻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大步赶潮开新篇

发布时间:2019-09-05 08:53 来源: 中宣在线 浏览:
【字体大小: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财政收入增长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6%。

——商务经济发展量质提升好于预期,实现进出口9.14亿美元,同比增长7.37%。实际利用外资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3亿元,同比增长10.8%。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上半年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78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03.8亿元,同比增长49.1%,增幅在全省前列。其中,沪苏浙地区投资项目148个。

——民营经济考核居全省第5位,宁国、广德、郎溪、宣州居全省前列,创历史最好成绩。与央企合作工作连续6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获省政府表彰。

……

这一组组有温度、有力度的提气“期中考”成绩单,书写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

今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狠抓发展,着力“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呈现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稳中求进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努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稳中有优。

今年2月11日上午,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工业强市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克难攻坚,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工业在我市发展中的地位,足见轻重。

目标决定航向。为此,各级各部门深入落实中央“六稳”工作要求,坚持把实体经济尤其是做大做强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着力在强化产业转型工作上求突破,深入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着力推动225个“千企升级”项目、248个“双百”项目建设。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2.5%、17.1%。

着力在强化创新驱动上求实效。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重点领域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融合。目前,我市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获批。今年,宛陵科创城建设加快推进,智谷软件产业园产值增长30.7%。与高校院所对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212项,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

着力在强化平台、项目建设上求提升。把支持市开发区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到市开发区现场办公,制定市开发区雇员制管理和薪酬激励措施。在双月调度、季度集中开竣工的“挂图作战”推进下,上半年,共478个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68.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皖东南沃土上,掀起了送新发展理念、支持政策、创新项目、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四送一服”大热潮。仅上半年,全市为企业减免税费12.7亿元;处置“僵尸企业”51户,盘活土地2566.5亩;民间投资增长17.5%,居全省第2位。

进中求变 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我市作为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和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越来越深化,影响越来越深远。可以说,宣城正从“区位C位”逐步迈向“实力C位”。

信心来源于基础,我市紧抓开放合作契机,将精准的“路线图”具化为精细的“施工图”,出台了《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宣城行动计划》,明确把宣城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努力在一体化进程中争先进位。

聚力深入对标对接,我市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湖州市学习考察,协调推进三条省际“断头路”建设,扎实推进宣城萧山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建设。新塘羽绒产业园已入园企业24家,建成投产项目11个。

聚力深入协同创新,目前宛陵科创城列入G60协同创新平台。5家企业加入G60科创走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市开发区牵头成立G60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联盟。建立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库,确定6家企业首批进行对接。

聚力深入招商合作,完善了市直招商工作机制,编制产业招商目录,强化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上半年,全市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78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49.1%,其中来自沪苏浙地区的项目和资金分别占83.1%、74.1%。

发展无止境,改革永远是“进行时”。

火热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活力与动力,一点一滴被激发。今年,我市扎实推进86项年度改革任务,形成初步成果62项。纵深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实施“三变”改革村681个。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工作,成功发放全国首笔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抵押贷款。推进新一轮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积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首批51个政务服务事项在14个城市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

变中求新 城乡巨变描绘新图景

“走到哪里,都能处处感受到这座城市幸福的温暖底色。”这是市民发自肺腑的感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仅上半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增长15%,增幅居全省第2位。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街道)党委政法委员配备,持续推动“四重”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全国“两会”期间我市信访维稳工作成效全省第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我市被推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头兵”培育地市。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开展“重补促”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排查大整治,扎实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国家、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扶贫专项巡察全覆盖。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坚决抓好“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前全市空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村道公路路相连,特色民居秀新姿,产业兴村喜农家。”这是我市乡村面貌的真实写照。

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市科学规划“绘蓝图”。一方面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攻坚年活动,上半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80亿元,在一环闭合的基础上,实现二环通车。扎实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深化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另一方面,推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完善县域分类考核评价办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振兴“十镇百村”示范创建、“一抓六动”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9%。36个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风正帆悬今又是,勇立潮头谱新篇。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在又一个催人奋进的时刻,我市将继续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绿色发展样板区为引领,围绕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基地、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