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励加强对接。鼓励各县市区与沪苏浙教育部门常态化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长三角“顺天致性”教育联盟等教育共同体的参与面;强化与南京都市圈及沪苏浙其他城市文化交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走亲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新招引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宣城大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瑞梅医疗健康科创园成功揭牌开园,现已有13家初创企业入驻。
二、培养合作机制。市政府出台《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动”若干政策》系列文件。市本级设立了10亿元的“1号基金”、1.5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在宛陵科创城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加大扶持招引工业项目和科创团队。2019年,全市企业同国内外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336项。宛陵科创城(一期)工程即将竣工,已签约院所将全部进驻运行。
三、开展对口合作。全市先后与17家高校院所进行了对接。宣城职院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院校合作关系,与韩国蔚山大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校校合作事宜。安工大宣城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宣城(中机)产业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宣城研究院已正式运转,并产生科技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