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份,全市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524家,其中农业规上企业78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71.49亿元,同比增长12.9%.
一是围绕优势建基地。按照每个产业“布局有规划、发展有目标、工作有抓手”的要求,先后编制完成了山核桃、竹笋、茶叶等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名、特、稀、优”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以山核桃为主的森林食品生产销售基地、最优质的有机绿色食品加工供应基地。目前,该市创建各类标准化基地面积50万亩,其中南极山核桃主产区获评全国唯一的山核桃生物产业基地。建成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1家,“新三板”挂牌农业企业0家。
二是围绕基地兴产业。依托河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积极引进食品加工类项目集聚发展,加速形成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1-7月份,该市重点农业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其中总投资20亿的云燕公司已投产,顺安公司、紫燕食品与首农集团合作,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思玛特种鸡养殖项目正在建设,“首农种—顺安养—云燕销”全产业链畜禽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三是围绕产业创品牌。以山核桃、宁前胡、笋干、黄花云尖茶、铁皮石斛等农业原产地农产品为主,深入推进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积极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着力培育一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老字号品牌。目前,“詹氏”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山里仁、茂盛缘、“世京”牌水果等获安徽省著名商标,沙埠粮油获老字号品牌。宁国山核桃、宁前胡、宁国笋干、宁国牡丹、黄花云尖茶叶、宣城石斛等6个农产品获原产地地理标志登记,2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定、16个产品获无公害认证、20个产品获有机认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3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业研合作关系。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获省科技成果奖,进入国家林业行业标准。
四是围绕品牌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参加合肥农交会、上海农交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提高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98个、益农信息社81个,有效打通农产品物流“第一公里”的问题,今年1-7月份农产品网销额 1.87亿元。大力发展商务度假、休闲养生、观光体验等特色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建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8家,1-7月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收入9.54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