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编制《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构建“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每年下达年度重点工作和重大合作项目(事项)计划。
构建路网。实施瓶颈路贯通工程,建设衔接安徽S265示范区内道路等,形成“两纵、两横、三节点”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
产业协作。成立苏皖合作示范区产业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共建“一区多园”产业园区。
生态联动。建立环境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启动6大联防制度。探索上下游“点对点”水体生态补偿机制,联合整治修复矿区矿山。民生互惠。建设苏皖医疗协作示范基地,签订苏皖合作示范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