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县积极探索河流水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昂首阔步,勇于担当,致力于打造治水新样板,持续擦亮生态文明底色成效,现在泾县水清岸绿处处是景,汩汩碧水浸润民心,山水之城尽显精神气,内在美。
泾县水资源丰富,长江安徽境内最大的支流青弋江穿境而过,还有徽水河、汀溪河等青弋江支流分布其中。境内河道纵横,溪涧密布,城区就有幕溪河、赏溪河活水穿城,给城中老百姓带来宜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位于城区东部的幕溪河沿线经过几年的改造提升,目前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已经成为居民休闲游玩的网红打卡点。
通透的蓝天,清澈的河水,如今的幕溪河美景,在市民的朋友圈频繁被“风光大片”刷屏。十年前,这里却是大家都不愿意来的烂河滩,由于河道不畅,水体有异味,一到夏天虫蝇滋生,为了“治”水,县政府结合河长制,连续几年在这条河沿线开展改造提升和综合整治,才让这一条原先的烂河沟成了现在的生态廊道。
生态优,环境美,幕溪河的变化只是泾县全面改善河流水域生态文明状况的一个缩影。同样,在汀溪乡河长制也让村民受益良多。汀溪乡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腹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但长久以来,地处山区的该乡河道蜿蜒曲折,山洪灾害频发,为此,泾县水利部门高位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把宜居的生态环境和亮丽的水利景观送到了村民的身边,也帮村民提高了收入。
根据山区河道和旅游景区的特点,该河段的河长不仅承担日常管护的工作,还要定期对河道水域岸线卫生进行保洁清理,对公示牌、安全警示等标识牌、岸边绿植、公共设备等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一个目标、一个标准、坚持到底”。
数据统计显示,十年来,泾县实施青弋江(泾县段)、徽水河以及汀溪河、蔡村河、琴溪河、大康河等治理工程,加固堤防和防洪墙,新建堤防、护岸,疏浚河道,治理中小河流流域300多平方公里,同时共设立县级河长27名,乡镇级河长119名,村级河长194名,60条河流、70座小型水库实现河长制工作全覆盖,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景观,多年来县域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让沿岸群众共享“水生态福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