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新闻宣传早,坚持在普法活动时间上抢“先”,普法举措上抢“新”,普法满意度上抢“心”,充分挖掘普法通讯员队伍潜力,借助与安徽法制报、宣城日报、宣城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合作的外力,依托党委政府宣传部门的鼎力,构建“官媒+自媒”、法宣主账号+全市普法责任单位联号的普法新闻宣传矩阵,形成新闻宣传的合力。
二是社会宣传广。以打造“一山一湖一街”法治文化景观带,“一县一域一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创建国家、省、市、县四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为抓手,创新开发法治景区、法治农家乐、法治酒店、法治书屋,制作法治娃娃、法治便民袋、法治生活用品等,将法治理念的培育贯穿于群众的衣食住行,形成社会面“处处有法”,群众“开门学法”的工作局面。
三是网络宣传实。建成宣城市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学法档案,实施学法量化;上线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地图,全方位展示依法治理成效;开通宛陵普法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宣城普法微博、宣城司法行政在线等新媒体普法平台;推出领导干部云普法、法律明白人云学法精品课件,以群众想得到的方式,以普法工作者办的到的举措实现“网络空间”法治化。
四是文艺宣传新。提炼“宣法扬德护民兴城”法治文化内涵,以开展法治文化基地建设、法治文创基地建设、法治文化作品征集为抓手,打造了一批精品法治文化点、创作了一批法治文化作品、开展一系列法治文化展演活动,以法育人、以文化人成为宣城普法工作的品牌。
五是行业宣传准。我市以普法工作要点的方式明确重点普法目录、重点普法行业,推进行业普法落地落实。以落实执法过程中实时普法工作为抓手,突出行业监管和行业整治,以“治”为“普”,以案释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