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动态 > 县区动态

郎溪县:全力推进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27 08:04 来源:郎溪县民政局 浏览:
【字体大小:

2022年以来,郎溪县民政局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目前,全县1个县级指导中心及12个镇(街)服务站均全覆盖建成挂牌,并根据居民需求开展系列服务,在基层干部群众中扩大了影响,提升了知名度。

紧盯要点,高位统筹,三级赋能。构建“1+12+N”三级社工站建设体系,即一个县级社工总站(指导中心),12个镇(街道)社工站,及若干个村(社区)社工室,建立三级运行、管理机制,建强社工站阵地。县级总站搭建平台抓统筹,依托县级指导中心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和社工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人才培养、项目发布、督导培训、品牌塑造、资源对接系列机制,抓实周培训、月督导、季考核、半年评审关键环节,确保全县各级社工站规范化、常态化运营;镇(街道)社工站赋权增能抓推进,提升12个镇(街道)社工站枢纽,投入经费270万元。镇、街社工站由镇(街道)分管同志任站长,为民服务中心主任、承接社工机构负责人任副站长,配2-3名工作人员,2名常驻社工,形成县-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赋予镇(街道)社工站项目征集、申报、管理等职能,围绕“一老一小、一残一弱”、社会事务、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等七大方面常态化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在镇(街道)层面实现人、财、物、项目等各类资源的整合推动;村(社区)社工室联系群众抓落实,依托基层“持证”社工和“三社联动”项目成立若干个村(社区)社工分点,发挥社工熟悉情况、贴近居民优势,推动社工服务触角一沉到底,让社工服务常驻基层,并协助镇(街道)社工站收集居民需求、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管理社区志愿者,链接资源,实施项目,开展专业服务。

紧扣重点,谋篇布局,整体推进。一是试点先行。按照“一年推试点,两年全覆盖,三年创示范,五年促提升”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探索实践。2021年,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第三方机构(合肥大德公益发展研究中心)孵化本土社工组织,中标价29.82万元,建成县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郎川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并实体化运作。二是布局先行。2022年,全县镇(街)社工站建设全覆盖升级并投入使用。2023年,将重点支持锻造一批示范性社工站,带动实施一批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024年,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由镇(街道)向村(社区)逐步拓展。到2025年,倾力打造一批群众认可、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社工站服务品牌。三是标准先行。立足本县社会工作发展现实基础,制发郎溪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乡镇社会工作站服务站建设工作通知》,统一乡镇社工站“一厅五室”建设标准,统一设置办公区、个案室、小组室、档案室、多功能室和服务大厅。四是规范先行。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结合试点运行的县级指导中心、镇(街道)服务站、村(社区)服务室,拟制我县三级社会工作平台服务规范,细化明确三级平台职能职责、工作流程方法、质量管理和服务保障要求,并要求各社会工作服务站建立相应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场所使用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服务对象数据库管理等工作制度,规范运行流程和标准。

紧抓难点,全力保障,促进升级。一是探索资金保障。探索“财政统筹+资金拼盘+资源链接”的筹资模式,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协调统筹民政社会救助、福利彩票专项经费、链接县内资源等方式,拓展建站资金渠道,建立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2021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经费纳入县政府财政保障30万元; 2022、2023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财政保障资金270万元)。二是探索人才保障。壮大社工人才队伍,从人才评价、人才培育、人才使用、机构建设等方面发力,建设一支扎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社工人才队伍。联合第三方机构,充分借鉴苏浙模式并结合郎溪实际,完善社工激励保障体系,拟制薪酬待遇标准(四岗专职社工薪酬待遇标准按照约5—7万元每年每人)。同时,积极组织驻站社工参加社会工作资格考试及各类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要求辅助社工需在一年内持证方可继续留用。三是探索职能保障。聚焦民政主责主业,强化精准服务,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四大重点”开展为民服务。面向困难群体开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把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打造成为民政基层服务的重要阵地,积极链接慈善资源,实施“儿童友好社区”“情暖夕阳计划”“关爱老人,从‘头’开始”等公益服务项目,打造民生服务“微”品牌等。

紧贴暖点,提高水准,特色服务。一是聚力链接资源,助力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关键期,积极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社工站专职社工全员在岗,协助社区内疫情防控人员全面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发挥社工机构资源链接优势,链接心理协会、爱心协会等社会资源,动员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等,发挥社工专业,做好隔离对象的情绪监测和困难群体生活保障补充。联动社区,对封控小区的封控人员开展电话跟踪、收集实际需求等工作,做好隔离人员情绪监测,预防群体风险。县社会工作指导中心联动郎溪县心理学会开通“情绪援助计划”,为因疫情生活受影响的居民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开通“社工服务热线”,组织实施防疫抗疫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调研,并依据需求落实具体的帮扶和支持计划,对因疫情生活上受到影响的居民,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开展各类防疫主题活动30余场,累计服务超过8000人次。二是聚力群众需求,开展纾困帮扶。以郎川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为平台,组织广大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聚焦特殊困难群众需求,开展各类服务活动55场;走访慰问调研活动10次,共入户655户;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群众需求问题10余次,及时向街道民政部门和县民政部门说明情况并提出社工建议;通过广泛招募和活动中培养并发掘志愿者,社工站截止目前建立了3支志愿者队伍,30余人(包括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爱心车友队志愿者)。(蒋忠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