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至12月19日,安徽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组对宣城市开展了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并于2024年4月3日反馈了督察报告。
宣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加强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针对省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明确整改问题、任务、标准、责任。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整改并验收销号11个,剩余5个问题(4个应于2025年底前完成,1个长期坚持的思想认识问题)正按时序推进。
高位部署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湿地公园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全市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等,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湿地保护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市级领导对各县市区及重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实行包保工作机制,实地开展湿地公园相关问题现场督导检查,有力推进问题整改。各县市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严格落实湿地公园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
扎实推进整改。市环委办强化统筹,按照“跟踪调度要‘一严到底’”的要求,实行按周调度、按月通报工作机制,加强督查督办,督促各地各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湿地公园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度。市直单位认真落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验收销号制度,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市级核查验收,确保湿地公园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质量经得起检验。
建章立制保护。全市4个省级湿地公园均建立市级林长联系制度,推动协调解决建设管理重难点问题。市林业局班子成员分片包保湿地公园工作,开展督查检查,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出台《宣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对全市湿地公园提出针对性“五落实五加强”要求。湿地公园均成立管理机构、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巡护制度。广德桐汭省级湿地公园建立了由相关市直单位和镇村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
提升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卫星遥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组织实施信息化巡护,目前已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重点区域视频监测全覆盖,无人机、巡护平板等设备已应用到日常巡护。开展无人机使用技术、湿地公园专业知识等相关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
强化日常监管。各地认真落实“网格化”巡护要求,加强日常巡护巡查,建立巡查台账。及时对省林业局下发的遥感点位进行核查整改,定期比对湿地公园内人类活动变化情况并开展核查,全面开展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2024年以来,先后开展湿地公园大起底、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治4次,发现8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有效保护了湿地公园生态资源。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攻坚发力,全面完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介,开展湿地公园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指导县市区在湿地公园重要区域及醒目位置增加宣传标牌,建立智能语音宣传系统,不断提升公众自觉保护湿地公园生态资源意识。二是强化规划约束。认真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的贯彻落实工作,科学合理编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开展建设。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杜绝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发生。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压实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市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严格落实《宣城市自然保护地管理暂行规定》,加强技防能力建设,持续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施精准布防、严格管控,实现监管无死角、无盲区。
附件:2023年安徽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的具体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