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熔渣的颗粒……建筑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管理关乎安全生产红线。为严防火花成“祸花”,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规范施工现场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行为,强化安全管理,推动重点场所全链条、全环节、数字化监管,切实预防和降低动火作业安全风险,守牢建筑工地消防安全。
推进作业标准化、制度化。日前,我市出台《宣城市房屋市政工程动火作业安全操作指南》,结合建筑施工特点,细化和规范施工现场动火作业操作流程,从源头上把控安全风险,“动火作业前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现场必须设置警戒作业区;操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两证’;一张动火许可证只限一处动火;动火人员和监护人不得随意更换”……从标准化作业入手,不仅为管理和施工人员提供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引,切实有效降低动火作业安全风险,也有力提升了施工建设质效。
以排查为抓手,立体化把好安全关。“在动火点位附近有没有配置灭火器?请你演示一下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方法。”近日,执法人员深入全市在建建筑工地,制定对照检查要点清单,逐项检查销号,聚焦动火作业审批、动火人员持证、动火防护设施配备等关键环节开展靶向检查,确保“一次动火,一份影像资料”。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65个在建房屋市政工程,排查并督促整改电焊等动火作业安全隐患30余个,并建立健全了常态化检查机制。
智能化改造,为作业加装“安全锁”。“让电焊机通过改造加装芯片,接入物联网,成为‘智慧’电器,实现‘让有证的电焊工扫码开机,无证的电焊工开不了机’。”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电焊机“加芯赋码”工作是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的转变,依托省电气焊安全监管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导入,强化全过程监管责任落实,严格把控进场电焊作业源头关,有效杜绝电气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等安全隐患,目前已摸排市本级在建房屋市政涉焊作业项目12个,焊机28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