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行包保责任制。建立县联镇、镇包村、村包组的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局面。
二是坚持属地管理。由乡镇主导开展建筑工地、交通、水利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巡查行动,重点检查劳动工资支付和合同签订情况,共审查用人单位654户,涉及劳动者4.66万人。
三是开展集中整治。对欠薪数额大、涉及人数多、可能出现集体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陈案,由分管县领导挂牌督办,进行集中整治,限期解决。
四是实现部门协作。抽调县人社、住建、公安、法院、工会等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实现快移送、快立案、快侦查、快处置,高效处理拖欠工资案件。近期受理解决投诉案件近30起,追讨农民工工资200余万元。
五是积极引导维权。利用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以及电子显示屏,全覆盖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公布举报电话,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讨薪维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