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市长之窗 > 原领导活动 > 黄 敏 > 领导活动与文论

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宁国召开 童怀伟主持并讲话 虞爱华作工作报告 孙铭和章钢等出席

发布时间:2012-07-24 10:27 来源:中国宣城网 浏览:
【字体大小:

    7月23日至24日,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宁国召开,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市新农村建设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童怀伟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长虞爱华作工作报告。市领导孙铭和、章钢、丁绍东、韩永生、黄东升、张建军、孙正东、夏小飞、李明、吴小明、陈世跃、肖善武、杜明克、钱沙泉、黄敏、汪谦慎、彪明满,及市政府秘书长牛传勇出席会议,省农委纪检组长、省新农办副主任聂苏应邀到会指导。

    23日下午和24日上午,与会人员分为两组,冒着高温酷暑,先后实地参观了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平兴村和湖南村、梅林镇沙埠村、宁墩镇吉宁村、仙霞镇石岭村、云梯畲族乡千秋村、南山街道万福村和鸡山村、西津街道凤形村、青龙乡龙阁村储家滩和东风桥自然村、汪溪街道落花荡村等1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2个参观点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宁国市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成就。每到一处,大家都饶有兴致地参观,广泛深入地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宁国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为抓手,建成了一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美好乡村,纷纷表示要学习借鉴宁国经验,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全力建设美好乡村。

    在24日下午举行的大会上,童怀伟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宁国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做到了先行一步,彰显了地方特色,打造了一批精品,初步探索出了符合宁国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就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童怀伟强调,思想认识要再深化。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省委、省政府有部署,我市发展现状有需要,广大群众有期盼,新农村建设自身有需求,外地有经验、省内有压力,我市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将美好乡村打造成为在全省有宣城特色的品牌。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作为当前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十二五”发展始终,贯穿于“三农”工作始终,做到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不动摇、不犹疑、不变调、不折腾,切实把美好乡村建设抓实、抓出成效。

    童怀伟要求,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要再突出。要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突破口,聚焦重点、强行入轨、聚力强攻、务求突破,确保今年底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要保障经费落实,原则上按照县、乡村和农民自筹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筹措保洁人员工资、垃圾转运费用、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尤其是县、乡财政要安排足够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建立长效建管机制,做到有章可依、全程控制、长效管理。在垃圾处理上,各地可结合实际加快探索、不断创新、多出经验,注重引导农民加强自我管理。要注重以点带面,在起步阶段,要把城乡结合部、乡镇所在地、国省道沿线、风景区沿线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以点带面。

    童怀伟强调,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保障措施要再有效。要强化责任,从市四大班子开始,市直部门广泛开展联乡包村活动,市6个协调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能,县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更要集中精力抓,并注意发挥驻宣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形成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各方参与的责任机制。要强化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主动争取项目,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强化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大造声势,营造氛围。注重发现和运用典型教育农民,让农民群众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培训,为美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要强化督查,严格按照目标责任状、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建立跟踪督查、动态考核、情况通报等制度,及时跟踪问效。要注重统筹,用统筹的理念、统揽的办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虞爱华在工作报告中首先指出,我市建设美好乡村已有一定基础,务必坚定信心。他说,2006年以来,全市以规划为引导,以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百村十镇示范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一个加快”、“两个改善”、“三个加强”上,即: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面貌、农村民生有了改善;产业基础、建设合力、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建设美好乡村,仍有较大差距,存在规划执行不严、卫生状况不好、建设投入不足、长效管理不力等问题。

    虞爱华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建设美好乡村任务艰巨,务必重点突破”中要求,组织实施“6611”行动计划,即着力推进规划建设、农村清洁、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平安和谐、基层组织六大工程,到2015年全市60%以上的建制村达到市级美好乡村标准,提升10条市级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水平,2012年底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到100%。要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农村经济发展要突出特色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由传统形式向新型业态转变、农业产品向热销商品转变、提升品质向创建品牌转变。二是农村环境美化要突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突出抓好农村清洁工程,继续开展村庄整治,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解决好“路、水、电”问题,切实保障农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四是农村民生改善要突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继续抓好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和谐农村建设要突出新型农民培育和社会管理创新。要培育“明白人”、“文化人”、“带头人”,树立良好风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虞爱华最后强调,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力保障,要重点建立和落实规划管理、多元投入、分级负责、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他表示相信,只要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负其责、真抓实干,不久的将来,一批“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的美好乡村,一定会出现在皖东南大地。

    聂苏在讲话中对我市新农村建设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就进一步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农村清洁工程和垃圾处理工作目标责任状,黄东升就年内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各县市区分别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市美好乡村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分管县市区长、新农办主任、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