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生态宣城 > 文化宣城 > 观民俗

畲族婚嫁习俗

发布时间:2022-03-29 11:27 来源:市文旅局 浏览:
【字体大小:

流传于宁国市云梯乡境内。宁国市云梯乡有一个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即畲族。宁国畲族自光绪年间,浙江省的淳安和福建的莆城等地的畲族,迁至云梯及周边乡镇落户,以农耕山林为主。他们迁徙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各种民俗口口相传带到了宁国,经过代代传唱,形成了今天的云梯畲族独特的民俗形式婚嫁礼仪。

婚嫁主要程序有:定亲(得定)、择喜日(送日)、迎亲等。有特色的婚礼则有:拦赤郎、捡田螺、借镬等,整个婚礼在欢歌笑语和戏耍中完成,是畲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畲族婚俗内涵十分丰富,包含有畲族的民歌、舞蹈、民间信仰和历史渊源。在婚俗中,畲歌贯穿于始终,含有丰富的畲族歌言素村,从中可窥见畲族的传统习俗、人生礼仪及历史。婚礼过程有成套的仪式,尤其是对歌最具民族风味,是畲族舞蹈的重要素材。畲族婚嫁即有中国民俗文化的一般特征,更有畲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热爱生活、注重礼仪、勤劳智慧之秉性。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传承人:雷金花,1945年4月,女,畲族,经常参加畲族民俗婚嫁活动并担任婚礼主事,按照畲族传统民俗为本族青年男女操办充满特色畲族婚礼。  

赏析:

1、 拦赤郎(杉刺拦路)。

婚期前日,男方由全权代表、主要对歌手“对门赤郎”(汉语称“请凤客”)一人,对歌手“赤郎”(汉语称“行郎”)若干人、媒人等(总人数要双数)组成迎亲队伍,挑着礼担去迎亲。当走到新娘家门前,被一群女性以杉树刺拦住,赤郎赤娘对歌、把三碗酒,嬉闹一番,媒人要放鞭炮,递去红包,赤郎小心地把刺挑开,女方接过礼担,方可进村。俗称“拦赤郎”。有拦路则示意晚上要对歌。

2、中堂对揖,别称“捡田螺”。 

来到新娘家门前读对联后走进新娘家门,此时女方送上绿茶并唱欢迎歌,男方一行要恭敬地站在厅堂小头(右边),女方主人走来站在大头(左边)。然后主人和对门赤郎同时走到当中前沿,并排朝外对天地行作揖礼,转身朝里对香火行礼,再两人面对面行礼。无论是对天地,对香火或面对面,主人始终站在大头、赤郎站小头,两人双手攀着对方肩膀转来转去礼让似跳舞。然后迎亲者所有的人,与主方来迎接的对等人都转来专去行礼。礼毕,媒人请主人立于上方,把陈设在桌上礼物逐一检点,递交给主人。俗称“捡田螺”。

3、借锅。

赤郎挑酒担到新娘家,女方当晚要吃男方送来的喜酒。赤郎烹饪菜肴炊具餐具都得向女方借用,谓“借镬”。  

4、以歌敬酒,俗称“撬蛙”。

晚宴中堂上首第一桌为女方至亲坐,首位即照壁左边一位请舅公坐。首席至亲要

酒过三巡后,开始“撬蛙”。赤娘(代表新娘的女歌手,新娘是歌手的话也可自行去敬酒,不请赤娘)端来桷盒,内点一双红烛,放二只酒杯,由一位姑嫂提着酒壶陪同,姑嫂先介绍一下新娘对所敬的客人的称呼,赤娘向该位客人作揖,然后唱敬酒歌“一对酒盏红了红,端到桌上敬××(称呼),敬您××食双酒,酒筵完满结成双”。姑嫂向桶盆内酒杯斟满酒,赤娘双手捧杯敬上,客人接过一饮而尽,然后往桶盆内放一个小红包。赤娘再敬第二杯。从首席第一位敬起,然后每桌都一一敬。 

敬酒时,客人要掏小红包,故称“撬蛙”。这些红包钱,分点给赤娘作报酬,也分点给姑嫂,叫“分姐妹钱”,主要给新娘带到夫家,以后给孩子做帽子时打银牌用。

5、夜行嫁。 

在“子时过了丑时上,新娘梳妆更衣衫……”的“催亲歌”歌声中,新娘开始梳妆更衣。据说,凌晨佛晓,途中行人少、清爽吉利,是行嫁黄金时刻,所以天未亮新娘就梳妆了。过去,畲族女性从做新娘那日起,把头发梳成螺式或筒式发鬓盘在头上,载头冠,着花边衣衫。现在新娘的发型和衣着打扮,与当地汉人没有多大差异。但仍沿袭在三更半夜梳妆更衣,早出娘门以图吉利。规定卯时入夫家门。

2010年,畲族婚嫁习俗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人:

蓝开友,1941年生,安徽宁国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