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为1698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2025年,市残联拟申报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89户,进一步扩大关爱覆盖面,让更多残疾人家庭受益。
近日,在宣州区朱桥乡汪南村的一间农家小屋里,23岁的少云(化名)安静地坐在轮椅上,眼神纯净如水。这个自幼被先天性脑性瘫痪束缚的女孩,不仅肢体残疾不能行走,还伴有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
为了生计,少云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照顾她的重任就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肩上。家里那间破旧的卫生间,地面湿滑、设施简陋,每次帮少云洗澡,奶奶都提心吊胆。“我就怕孩子摔着碰着,心里总是揪着。”奶奶说起这些,眼里满是心疼与无奈。
转机悄然出现在2024年5月。宣州区残联在摸底排查中了解到少云家的困境,随后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耐心询问需求。“他们很贴心,问得特别仔细,从少云的生活习惯到我们照顾她遇到的困难,事无巨细。”爷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很是感动。
不久,一场为少云“量身定制”的无障碍改造工程启动了。一字型、L型、U型扶手稳稳地固定在墙边,崭新的电热水器、坐便器、淋浴椅、花洒等设施一应俱全。曾经狭窄湿滑的卫生间,如今有了方便轮椅通行的平缓坡道,地面上还铺了防滑的垫子,整个空间变得宽敞明亮,一切都是那么贴心。
当少云第一次被推进改造后的卫生间,她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那一刻,全家人的心都被温暖了。
无障碍改造旨在消除残疾人在生活中的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主、独立地生活。对于像少云这样的重度残疾人家庭来说,无障碍改造不只是硬件上的改善,更是给予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少云家的改变,只是市残联扎实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市残联始终将民生保障放在首位,以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为出发点,坚持“一户一策”原则,深入了解每一位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家庭状况和实际需求,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2024年,省对市下达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400户,实际完成了409户,超出任务数9户,任务完成率达102.25%。“为把工作做好做细,我们残联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实地勘察,与残疾人及其家属反复沟通,确保每一处改造都精准有效,真正符合改造家庭的实际需求。”市残联维权科科长刘盼介绍。这一举措有效地解决了残疾群众出行难、如厕难、洗澡难等问题,满足了他们生活和出行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据悉,“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为1698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2025年,市残联拟申报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89户,进一步扩大关爱覆盖面,让更多残疾人家庭受益。市残联将持续努力,用实际行动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感受到关爱与温暖,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在无障碍的环境中,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