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寻找最美家庭 > 美德故事

汤忠梅——旌德县旌阳镇篁嘉村

发布时间:2015-04-04 11:24 来源:市妇联 浏览:
【字体大小: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汤忠梅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近80多岁高龄的婆婆身上。她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汤忠梅同志,女,46岁,系旌阳镇篁嘉村赤岩村民组普通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者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在照顾老人,赡养老人方面有口皆碑。汤忠梅的婆婆在70多岁患肝硬化,行动不便,全靠汤忠梅夫妇照顾护理,做婆婆喜欢吃的饭菜,想吃啥就买啥,而且这一病就是8年多,公公又有高血压,汤忠梅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就在婆婆的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和丈夫一起共同帮助婆婆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汤忠梅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经过了8年多的精心护理,婆婆以80多岁的高寿辞世。

    8年多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的照顾方父母的感人事迹在篁嘉村广为传颂,凡是认识汤忠梅和听到她事迹的人,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理的巨大震撼,受到全村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在篁嘉村树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在细心照料卧病在床婆婆的同时,汤忠梅还特别注意家庭和睦。汤忠梅有两个姑子在外务工,且嫁出去之后也有自己的赡养义务,因此对于双亲的赡养,汤忠梅夫妇一直都坚持自己独立承担,耐心的侍奉老人吃喝拉撒,从不让老人受一点委屈,受一点伤害,毫无怨言的侍奉老人在床前。对此老人有时深感内疚,但她总是安慰老人说“家里的事我来操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就安心养病吧”。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父母的病,她心中也有过苦痛,生活也充满累与忧,但汤忠梅一想到他们是长辈,他们与自己血脉骨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她不能垮。汤忠梅说:“他们给予我丈夫的生命,现在他们病了,但给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他们的回报,父母的坚强,丈夫的支持,儿子的进步,家里家外、村里老小的理解支持,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宽慰,我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远比他们受病痛、受折磨要好很多,负起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为人子女起码的道德与良知!”她对孝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她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她不但自己家的繁重事情做的好,邻居的大小事情也都喜欢找汤忠梅帮忙,凡是都能尽心尽力、一帮到底,受到邻里的爱戴。只要谁有困难,有求于她,她都会给予热情,给予帮助。汤忠梅为孝敬老人,睦邻友好,为家庭为社会默默奉献爱心和责任心,温暖了一片人,成为孝老爱亲的好榜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